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迅速 建立可信數據流通渠道

2021-03-02 15:42:27 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迅速,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乘用車新車搭載率已提高到20%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車新車搭載率超過30%;車載基礎計算平臺實現裝車應用,車規級激光雷達、人工智能算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而且,我國至今已經分兩批確定了智慧城市和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城市16個。

“統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和安全至關重要。”全國人大代表、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近日在2022年全國兩會前夕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當前,汽車的智能化、網聯化的融合發展正在加速,智能網聯汽車已不再只是交通運載工具,也是大型智能終端、計算中心,還是中國汽車行業實現彎道超車的絕佳機會,更是支撐構建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的關鍵節點。

產業發展政策有待完善

智能網聯汽車帶來產業發展廣闊前景,但與之相關的數據安全現狀仍然令人擔憂。目前,智能網聯汽車安裝多達150個ECU(電子控制單元)并運行約1億行軟件代碼,預計到2030年可以發展到3億行代碼,如此巨量的代碼,如果存在安全缺陷及漏洞,集聚極其容易被黑客利用攻擊,由此或將導致給駕乘人員、周邊人員帶來嚴重的安全威脅。但目前,相關政策及標準的缺失令行業感到不安。

“汽車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的具體條款缺失,不利于智能網聯汽車的健康發展。”朱華榮談到,智能網聯汽車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信息侵權責任、安全保障責任的主體依然存在法律條款內容的缺失。

確如其言,近年來,我國先后出臺《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而相關部門所推出的《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網絡安全標準體系建設指南》、《關于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的意見》、《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試行)》等也做了相應的補充規定,但仍有部分細分領域的規定與標準有待完善,如車載數據的分類分級、安全防護等級等尚有待明確。

“部分法律法規不完善,束縛智能汽車產業發展。”朱華榮表示,隨著智能網聯汽車市場發展和技術進步,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法規還需進一步研討完善: 如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安全責任認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自動駕駛責任主體認定、自動駕駛倫理等方面法律條款內容缺失、有待完善等。

對于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朱華榮有著深刻的思考。“網聯融合應用不充分,存在數據壁壘網聯融合應用不充分,多數靠單一行業單打獨斗,數據未有效融合。”朱華榮認為,同時,在系統數據方面,缺乏統一標準的數據中樞,人、車、路、信號系統整合不夠,存在數據壁壘,孤島效應仍然存在等,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建立可信數據流通渠道

面向產業未來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將不再只是交通代步工具,將成為下一代智能移動終端的趨勢已經顯現。由此來看,汽車安全的內涵也在發生改變,安全不再局限于駕乘人員和道路交通參與者的人身安全,在智能化層面上還涉及智能網聯汽車聯網過程中的網絡安全、數據安全,以及其中涉及的駕乘人員的隱私安全、交通系統安全甚至是社會安全等方面。

對此,朱華榮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議。“實現智能網聯汽車的普及應用和規模化發展,需要有效整合政府、企業、市場、技術等資源,加速產業生態建設,發展與安全缺一不可。”他認為。

新公布的數據表明,至2025年,中國智能汽車滲透率將達82%,2030年將達到95%,智能汽車保有量將達3800萬輛,同時汽車智能化程度將有大幅提升,汽車成為智慧終端將成現實,人們的智慧出行將成為可能。因此,對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提前謀劃,控制風險,才有望讓智能網聯汽車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惠及產業、社會及廣大民眾。

為此,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朱華榮準備提出《關于統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和安全的建議》。“要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在安全可控的范圍內,包容新興產業發展。”朱華榮提出,同時要加強政府引導、法規保障、標準統一,加速行業合作,打破數據壁壘;還要合理放寬汽車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要求,建立可信汽車數據流通渠道,在滿足數據安全要求的同時,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記者:趙建國)

關鍵詞: 我國智能網聯汽車 發展迅速 可信數據 流通渠道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