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客成本高 客流量減少
汽車市場痛點難阻經銷商樂觀
中國商務新聞網2021年,疫情反復、芯片短缺等問題對國內乘用車市場施加的“制動力”通過產業鏈和供應鏈作用于汽車流通領域,對經銷商的經營造成了較大影響。為及時了解2021年經銷商的實際經營情況,了解經銷商當前面臨的壓力和困難,推動和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日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2021年全國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調查報告。調查對象以乘用車授權經銷商為主,共覆蓋50余家經銷商集團。
經銷商滿意度提升
調查顯示,2021年經銷商對廠家的總體滿意度明顯提升,經銷商總體滿意度得分為82.7分。從品牌類型來看,豪華/進口品牌的得分最高,為84.8分,合資品牌得分為83.6分,自主品牌得分為78.7分。
調查結果顯示,經銷商針對市場秩序及庫存管理滿意度提升明顯。2021年由于芯片供給不足,產品供不應求,廠家優化產品生產,經銷商庫存壓力減緩,終端優惠幅度收窄,使得經銷商整體盈利狀況好轉。
盡管受到芯片短缺影響,仍有七成經銷商完成了全年任務指標的80%以上。調查顯示,完成全年銷量目標的經銷商占比為29.4%,其中,豪華/進口品牌經銷商年度目標完成情況較好,近四成經銷商完成全年銷售目標。
調查發現,經銷商新車銷售價格倒掛情況仍然存在,但明顯好于2020年。未出現價格倒掛的經銷商占比上升2.9個百分點至29.4%。
同時,經銷商新車毛利率略有好轉,由2020年的1.3%升至1.5%。二手車毛利率大幅提升3.4個百分點至8.5%,在二手車市場利好政策推動下,經銷商集團積極布局二手車業務初見成效。
由于芯片短缺導致供給不足,有利于經銷商消化庫存、讓利幅度收窄。從盈利情況上看,2021年經銷商盈利面上升至53.8%,虧損面下降至17.5%。豪華/進口品牌整體盈利情況較好,近八成的經銷商實現盈利,合資品牌及自主品牌的盈利經銷商占比在50%以下。
在經銷商利潤結構中,新車銷售利潤占比提升明顯。盡管疫情反復、經濟下行等因素影響著消費市場,但汽車產品因芯片短缺導致的供不應求使得終端優惠幅度收窄,經銷商新車銷售利潤提升。
銷量增長預期樂觀
“縱觀2021年,局部疫情反復、芯片短缺導致車輛供應不及時等多重因素,打亂了銷售節奏,增加了經銷商應對市場變化的難度。同時,獲客成本的居高不下、客流量減少是經銷商的核心痛點。”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經銷商在調查中反饋,供給減少、客流量下滑、集客成本增加等因素都在影響著潛在客戶的轉化。另外,售后客戶流失率高、事故車進店降低等都是經銷商不得不面對的挑戰。
而隨著新能源市場的快速發展,新勢力品牌順勢崛起,尤其是2021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的大幅增長,給燃油車經銷商群體造成很大的沖擊。
調查中,經銷商提到希望廠家能夠適當調整商務政策,加大品牌及產品的宣傳力度,幫助經銷商穩定經營。尤其是面對近年來汽車市場諸多不確定因素,希望廠家能快速響應,采取有利措施來幫助經銷商提升盈利能力。
提及未來整個汽車行業的發展,經銷商對2022年汽車市場的信心提升,近90%的經銷商保持樂觀態度,對銷量增長的預期明顯。
針對授權、直營和代理這幾種不同渠道模式,對于投資新店,經銷商更傾向于授權模式,主要因為對授權經營模式更加熟悉,且自主性更強,可自主開展相關業務;對于代理模式,投資人的投入相應降低,不用承擔庫存,經營風險也相應降低,但用戶維系和對渠道的控制也會降低。
針對經銷商投資品牌意向的調查顯示,經銷商對未來投資、收購情況較為謹慎。意向投資或收購的品牌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品牌、豪華/進口品牌和日系品牌,對自主品牌投資意向顯著提升。(作者:王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