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紙上談兵是什么意思?
紙上談兵,成語讀音為:zhǐ shàng tán bīng。意思是指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成語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故事內容為:
戰國時期,秦國將領白起率百萬雄兵討伐趙國。趙王命大將廉頗率四十萬大軍在長平阻擊秦軍。兩軍在長平相峙許久,白起眼看糧草接濟不上,急得六神無主。有將士獻計讓他派人到趙國散布流言,說秦軍根本不怕廉頗,最怕的是趙括。趙王不知是計,立即命趙括為將,代替廉頗。趙括到了前線,改變作戰方案,用書上所學的理論與秦軍展開正面交鋒,結果中了秦軍的埋伏,四十余萬趙軍全部被殲滅,他自己也中箭身亡。
成語的近義詞有:畫餅充饑 望梅止渴 華而不實
反義詞有:埋頭苦干 腳踏實地 兢兢業業
篤行戒我紙上談兵是什么意思?
“篤行戒我紙上談兵”的意思是要付諸實際行動,避免僅僅停留在理論或口頭上,強調實踐的重要性。這句話提醒人們要避免僅僅在紙面上談論理論或計劃,而應該通過實際行動去實現目標。它鼓勵人們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避免空談,強調實踐的重要性。這反映了“知行合一”的理念,即理論知識需要通過實際行動來驗證和實現其價值。因此,這句話旨在鼓勵人們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通過實際行動來證明理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