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網上海7月25日電 (記者 陳靜)最近,一起網約車司機使用“作弊器”欺詐消費者的案例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上海市消保委方面25日指出,消費者通過網約車平臺下單,并在行程結束后根據平臺顯示的車費付款,因此網約車平臺有義務保證計費的真實性與準確性。據了解,消費者張先生在使用相關平臺打車時,遭遇了行程結束后收費異常高昂的情況,實際花費達到了預估價的8倍之多。這一事件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暴露了網約車平臺在計費和管理方面存在問題。
上海市消保委方面指出,網約車平臺應該建立車費主動校驗機制,通過技術手段對行駛路線、行駛時長等數據進行匹配校驗,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先糾錯再讓消費者付款。該委方面認為,網約車平臺應該完善車費“防作弊”機制,在保護消費者權益方面要舍得投入技術資源。同時建議網約車APP增設“行程路線回看”功能,方便消費者事后監督。此外,網約車平臺應該強化投訴處理,平臺是網約車服務的提供者,平臺客服要真正承擔起消費者權益“守門人”的責任,不能只是居間傳話,更不能推諉扯皮。
乘坐網約車是消費者高頻消費的場景,網約車計費的真實準確關乎千萬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上海市消保委希望網約車平臺采取切實措施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與公平交易權。(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