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營改增?
營改增是指增值稅和消費稅改革的統稱,是新華社實施的一項財政重組改革措施。營改增是國家在稅收改革方面的一項重要措施,是取消增值稅和消費稅之外的企業所得稅,而由增值稅和消費稅來替代。
營改增的目的是把企業所得稅從企業收入改為增值稅和消費稅,上述兩種稅收是對增值和消費活動進行稅收,是現行稅制中一種稅種。由于這兩種稅種的范圍廣泛,且采取多種抵免措施,因此在實際的稅收收入方面,企業所得稅的收入不足,增值稅和消費稅的收入較多,實現了從“收入稅”(企業所得稅)到“消費稅”的轉變。
營改增的實施對于促進經濟發展、調整經濟結構、降低生產企業稅負、增加消費者收入等具有重要的市場效應。同時,營改增也有助于解壓企業負擔,減輕企業經營成本,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進而刺激企業投資增加,拓展經濟生活新空間。
營改增對于促進就業、調整收入分配和實現財政收支均衡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政府refrom營改增,不僅可以增加企業凈利潤,促進就業;此外,還能通過企業的利潤增加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從而改善生活水平,有助于調整收入分配。此外,改革后稅收分配力度更大,財政收支均衡更明顯,從而可以節約成本,提高財力效能,增強政府的經濟實力。
營改增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營改增”即營業稅改增值稅,它是將繳納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成繳納增值稅,僅對應稅服務或者產品增值的部分繳納增值稅,以減少重復繳稅的情況。它的范圍主要有:交通運輸業、部分生產性服務業(如信息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物流輔助服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鑒證咨詢服務業)。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 第七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決定對下列情形免征或者減征契稅:
(一)因土地、房屋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征收、征用,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權屬;
(二)因不可抗力滅失住房,重新承受住房權屬。
前款規定的免征或者減征契稅的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提出,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并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關鍵詞: 什么是營改增 營改增的主要內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