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基差套期保值?
首先,套期保值并不一定能完全對沖現貨風險,甚至套期保值大約有50%的時候會有損失。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基差風險的存在。在套期保值的情況下,基差的定義是:基差=計劃進行套期保值資產的現貨價格-所使用合約的期貨價格,當現貨價格的增長大于期貨價格的增長時,基差也隨之增加,稱為基差擴大。當期貨價格的增長大于現貨的價格增長時,稱為基差縮小。為了檢驗基差風險的性質,我們使用下列符號:S1:在t1時刻現貨的價格,S2:在t2時刻現貨的價格,F1:在t1時刻期貨的價格,F2:在t2時刻期貨的價格,b1:在t1時刻的基差,b2:在t2時刻的基差。根據基差的定義有:b1=S1-F1,b2=S2-F2。如果設定套期保值所獲得或支付的有效價格為n,由上式我們可以得出:n=b2-b1=b2-(S1-F1)。在這個式中我們看出套期保值風險是與b2的不確定性有緊密的關系,即我們所稱的基差風險。當然如果投資者面臨風險的資產不同于進行套期保值的期貨合約的標的資產時,基差的風險將會更大。
其次,另一個我們要考慮是關于合約交割月份選擇的問題,它也是影響基差風險的一個關鍵因素。在打算保值的資產正好是期貨合約的標的資產時,可以假定,當套期保值的到期日與某一合約交割月份一致時應選擇該交割月份的期貨合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在某些情況下,交割月份的期貨價格非常不穩定,所以通常選擇隨后交割月份的期貨合約。不過套期保值的到期日與交割月份之間的差距增加會使基差風險也隨之增加。因此應盡量選擇在套期保值到期之后到期同時又最接近套期保值到期日的交割月份。另外,在實際的商業活動中,有時套期保值的到期日比所有目前可提供的期貨合約的交割日期都要晚。
這時候保值者就有必要選擇將該套期保值組合向前進行延展。這包括將一個期貨合約平倉,同時持有另一個到期日較晚的期貨合約頭寸。但這時要注意,有時向前延展的套期保值可能由于期貨合約頭寸需要追加保證金而使企業面臨巨額短期現金流的壓力,這些短期現金流有時可能由長期固定價格合約最終實現的正值現金流所抵消,但短期的巨額現金流出對于企業畢竟有可能造成較大的風險。
最后要注意的是套期比例的問題。我們一直采用的套期比例是1:1的比例,但是如果有時需要對沖其價格風險的資產與期貨合約的標的資產有一定的差異,或者為了使套期保值的最終目的風險最小化,那么通過對現貨市場價格變化的標準差以及期貨價格變化的標準差的分析,我們知道套期比例是1:1并不一定是最佳的。
總之,套期保值是為了達到最好規避風險的效果,而基差是影響套期保值效果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更多的時候我們有必要對其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
基差賣方套期保值的時機怎么選?
1、賣出套保時,應選擇基差未來走強的時機進場;
2、買入套保時,應選擇基差未來走弱的時機進場。為了更好地達到套期保值效果,降低基差出現不利變動的風險,基差賣方應盡量選擇有利的初始基差,或者盡量使初始基差小于基差的歷史均值。
基差交易是進口商經常采取的定價和套期保值策略,它是指進口商用期貨市場價格來固定現貨交易價格,從而將轉售價格波動風險轉移出去的一種套期保值策略。基差交易的雙方需了解所涉商品現貨與期貨兩者基差的變化規律,這有利于基差交易中的基差賣方套保時機的選擇、買方點價策略的制訂以及買賣雙方的談判。
關鍵詞: 基差套期保值 基差賣方套期保值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