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產成本的計算方法和特點有哪些?
它主要包括種子、燃料、飼料、生產工人的工資、農機設備的折舊以及為管理生產和服務生產而發生的各種費用。由于農業企業主要從事一個多種經營的行業,所以農林牧漁的主要產品應單獨作為成本計算的對象,次要產品的成本可以單獨計算并合并。
農業企業的成本項目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工資、其他直接支出和間接成本。
直接材料是指各種原材料、輔助材料、零部件、外購半成品、燃料動力等。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實際消費;直接工資是指農業企業中直接從事生產經營的人員的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
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從事生產經營人員的職工福利費等。
間接費用是指管理人員的工資和福利費用、機器的折舊和修理、機器材料的消耗、低值易耗品的攤銷、水電費、辦公費、差旅費、交通費、保險費、設計圖紙費、試驗費、勞動保護費、土地開發費等。農業企業為組織和管理生產而發生的費用。
由于農林牧漁生產受自然生長周期的影響,成本計算期不能完全一致。一般來說,用于生產橡膠、奶牛、家禽、農副產品等。產品的實際成本應按月計算;對于一年只收獲一次或幾次的糧、棉、果、桑、茶等產品,應在收獲月份計算產品的實際成本。因此,農產品成本的計算周期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不定期的。
為了正確計算農業生產成本,應根據不同的生產類型分別建立農業生產成本、林業生產成本和畜牧業生產成本賬戶。
對于輔助生產成本和機械作業成本,可以在各行業的生產成本科目下設置輔助生產成本和機械作業成本的明細科目進行歸集和分配,也可以單獨設置一級科目進行核算,根據成本發出的地點進行歸集,然后進行分配,記錄在各行業的成本明細賬中。
農業企業的消耗性生物資產和生產成本如何區分?
生物資產有消耗性生物資產和生產性,消耗性是說為農產品收獲或待售的生物資產,如玉米和小麥等作物、用材林、待售庫存牲畜、養殖魚類等。
生產性生物資產是指除消耗性生物資產以外的生物資產,如牲畜、役畜、經濟林等。生產性生物資產應進一步分為成熟和不成熟的生產性生物資產。成熟的生產性生物資產是指進入正常生產期,能夠連續多年收獲產品或提供服務的生產性生物資產。
對于兼具生產性和消耗性特征的生物資產,企業應按生產經營的主要目的,將其分為生產性生物資產或消耗性生物資產進行核算和管理;對于暫時無法區分生產性和消耗性特征的生物資產,企業應將其作為消耗性生物資產進行核算和管理。當能明確識別為生產性生物資產或消耗性生物資產時,將生產性生物資產轉出,單獨核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