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豎蛋
“春分到,蛋兒俏”,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其玩法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
吃春菜
嶺南風俗:昔日四邑(現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有順口溜道:“春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送春牛
春分其時常有挨家送春牛圖者。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歷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春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春”,說春人便叫“春官”。
粘雀子嘴
春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春祭
二月春分,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春分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規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后,然后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后各家掃祭家庭私墓。
大部分客家地區春季祭祖掃墓,都從春分或更早一些時候開始,最遲到清明掃完。
關于春分的諺語古詩有哪些?
諺語
立春陽氣轉,雨水雁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干。
根據春分晴雨預示后期天氣及年景的:
“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無路行”
“春分無雨到清明”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春分陰雨天,春季雨不歇”
“春分降雪春播寒”
“春分無雨劃耕田”
“春分有雨是豐年”
根據冷暖預示后期天氣的:
“春分不暖,秋分不涼”
“春分不冷清明冷”
“春分前冷,春分后暖;春分前暖,春分后冷”
根據風來預示后期天氣的有:
“春分西風多陰雨”
“春分刮大風,刮到四月中”
“春分大風夏至雨”
“春分南風,先雨后旱”
“春分早報西南風,臺風蟲害有一宗”
描寫晝夜等長的,如:
“春分秋分,晝夜平分”
“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
古詩
春分 七絕·蘇醒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偷聲木蘭花·春分遇雨
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
縱目天涯,淺黛春山處處紗。
焦人不過輕寒惱,問卜怕聽情未了。
許是今生,誤把前生草踏青。
關鍵詞: 春分的傳統習俗有哪些關于春分的諺語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