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天平山景區好玩嗎值得去嗎?
天平山在蘇州市區西邊15公里處,是范仲淹的先祖埋葬地,和范氏相關的人文景點主要集中在山腳。天平山海拔201米,山雖不高,但有點險峻,爬起來很帶勁。每年10-12月紅楓節時,斑斕秋色總能吸引無數長槍短炮。
天平山風景名勝區位于蘇州古城西南,太湖之濱,是太湖國家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有“吳中第一山”、“江南勝境”之美譽。
天平山海拔 201 米,山勢峭峻奇險,古稱白云山,又名賜山,系北宋名臣范仲淹先祖歸葬之地。景區占地近百公頃,向以“紅楓、奇石、清泉”三絕著稱,有萬笏朝天、高義疊翠、萬丈紅霞、玉泉輕吟等十八勝景。
自唐代以來,天 平山 就是旅游勝地。這里,留下了白居易、范仲淹、高啟、沈周、唐寅、文徵明、康熙、清高宗(乾隆)等歷史名人的遺跡。以“天 平山 莊”為代表的建筑群,涵蓋了高義園、范參議公祠、白云古剎、咒缽庵、來燕榭等。
2、景點介紹
天平山山腳有好幾個池塘,像個大公園,有小孩喜歡的腳踏船、手劃船,全家出游可以坐在石凳或草坪上野餐。走過山腳的先憂后樂牌坊后,是范文正公祠、范仲淹紀念館等建筑,里面介紹北宋范仲淹的生平和作品。從景區大門走到這里也就幾分鐘,參觀過后,就可以沿旁邊的山路登山。
向上到云泉精舍,有一道白云泉被竹筒引入精舍石壁下的缽中。再往上是只容一人通過的一線天,天平山的奇石很多,形成了一線天、飛來石等各種奇特構造,而最好玩的要屬亂石組成的登山路。不用擔心,這些亂石遠不是戶外徒步的級別,強度適中地讓游客體驗一下攀爬的樂趣,只要不是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和特別體弱的人,都可以爬到山頂,慢慢爬的話約需1小時到頂。
在山頂望湖臺可以俯看蘇州城景,還能看到山頂不遠處的天云寺,寺廟起初是20世紀80年代當地人為祭祀清代江南名醫葉天士而建,現在翻修過了,不用特意過去,在山頂眺望一下即可,然后可以走另一條臺階路下山。也有人倒過來,走臺階路上山,走亂石路下山,這樣下山太危險了,不建議這么走。天平山上雖然多岔路,但是最后總要回到山腳像個大公園的地方,再出景區。
下到山腳,可以再看下天平山莊,為范仲淹十七世孫明代范允臨所建,包含咒缽庵、來燕榭、范參議祠、高義園、白云古剎等區域,幾座古色古香的屋子加上小小的范氏家廟白云古剎,環境清幽。沿白云古剎的黃墻東行,看到一座寫有“范氏遷吳始祖唐柱國麗水府君墓門碑”的石牌坊,進入便是立著石羊、石虎、石馬的甬道和范仲淹高祖范隋墓。
若要看紅楓,楓樹都在山腳,山上基本沒什么楓樹。11月中下旬楓樹才真正紅得艷麗,景區進門處的兩排楓樹紅得早些,但并不是天平山楓樹的精髓,先憂后樂牌坊附近的古楓林,有范允臨從福建移來的古楓,樹齡都有400多年,枝葉參天,葉子紅時非常漂亮。紅楓節期間,山腳還能看到雜技表演。此外,每年的4月-6月,天平山舉辦卡通節,山腳下擺著卡通模型,可以和穿著卡通服裝的人合影,看雜技表演。
天平山景區外邊有農家樂,景區內山腳、山腰、山頂都有小賣部,山腳古楓林一帶小商販最多,賣香腸之類的小吃。紅楓節時小吃攤更多些,平時還是建議自備些干糧以防萬一。水是一定要帶好的,山上水比較貴。
天平山南邊4公里處是木瀆古鎮,可一并游覽。
天平山景區必玩勝景有哪些?
天平勝景,一勝在奇石。這里,山上奇石嶙峋,危聳峭峻,宛如封建時代大臣朝見皇帝時所用笏板一樣,層層疊疊,林立其上,其狀“若臥、若立、若搏、蟠拿撐柱、不可名狀”,故人們俗稱為“萬笏朝天”。著名的奇石景觀有一線天、飛來石、卓筆峰、照湖鏡、鸚鵡石、印石等。
天平勝景,二勝在清泉。其中尤以白云泉著稱。該泉為山石裂隙中之水匯聚成泉,泉水常年不涸,水味甘洌,為飲用佳品,是天平山鎮山之寶。此外,由山泉匯聚而成的十景塘、桃花澗水面,亦成為天平的名山勝水,耐人玩味。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本無心水自閑。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崖壁上鐫刻的這首詩是《白云泉詩》,為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所作,由蘇州當代著名書法家費新我先生左筆揮就而成。
天平勝景,三勝在紅楓。由范仲淹十七世孫范允臨 400 年前自福建引種的三百八十余株楓香樹,至今大都老而彌健,成為天平山的一大景觀。其中不乏高約十層樓房、需三人合抱的古楓。每當仲秋,紅燦燦的一片,尤勝二月之花。這兒數百年來,已成為我國著名的賞楓勝地。屆時,游客往來,紛錯如織。
天平勝景,四勝在圣跡。自唐代以來,天平山就是旅游勝地。這里,留下了白居易、范仲淹、高啟、沈周、唐寅、文徵明、康熙、清高宗(乾隆)等歷史名人的遺跡。以“天平山莊”為代表的建筑群,涵蓋了高義園、范參議公祠、白云古剎、咒缽庵、來燕榭等。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不僅建筑手法高超,且各有一段不同的傳奇故事,令人神往。此外“先憂后樂”牌坊、“高義園”牌坊、“范公祠”、“三太師祠”、“乾隆御道”、“童梓門”,“桃花澗”等景點,更是值得人們觀瞻和留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