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學設計
一、教材思路:
本課是屬于“造型表現”領域的美術課。
本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大星球和小水珠,都是圓的,滾動的和轉動的,都是圓的。優美、柔和、活潑,是圓的感覺,圓圓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大膽用彩筆表現這圓圓的可愛世界。
課時:1~2課時
二、1、教學目標:
*說說對圓形物體的感覺,培養學生觀察力、想象力。
*啟發學生認識圓形,認識各種圓形物。
*用線條或顏色畫出生活中的圓形物并添畫有趣的細節。
三、重、難點:
認識圓形,找出生活中的圓形物并能用彩筆表現。
巧妙畫出圓形物,并運用恰當的構圖和色彩。
四、教學準備:
教師:一些球、鐘、游泳圈、紐扣、葡萄實物及圓形物圖片、范圖,吹泡泡物品等。
學生:水彩筆、油畫棒、生活用品線描寫生稿及圓形物實物等。
五、教學過程:
——交流及討論:
1、談談生活中有哪些圓圓的物品,如鍋、碗、球、泡泡、游泳圈、西瓜、水果,地球,時鐘等。
2、欣賞實物及圖片、感受圓形的美。
大星球、小水珠都是圓的,圓形給人優美、親和、活潑的感覺。
3、世界上的許多東西為什么要做成圓形呢?(方便,靈活)
4、說說自己對圓形物的感覺。
——游戲及體會
1、師生玩游戲”吹泡泡”,體會圓圓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
2、玩溜溜球或跳跳球亦很有趣。
——欣賞及評述
出示范圖,了解作品在造型、構圖、色彩幾方面的特點。
要求造型生動,構圖飽滿,色彩豐富。
——展示及介紹
六、板演示范
徒手畫圓,添畫,色彩平涂,整理完成。
畫圓的幾種方法,如上半圓,下半圓;左半圓,右半圓;一口氣畫一個滾溜園等。
——討論與練習
1、畫出幾種你知道的圓形物,要求用線條色彩來表現。
對部分同學進行面對面的指導。
(提醒注意圓形的畫法,添畫的構思、操作等。)
2、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可用用勾線平涂方法畫生活中的圓形物;也可用運用身邊的線、繩等材料排一排,擺一擺,擺出美麗的圖形;亦可用彩紙撕剪等法表現圓形。圓形的相互重疊亦很有趣!
我們不僅要動腦筋想畫什么,還要想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表現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對造型飽滿、作業細心,添畫有趣的作品予以肯定。
人們常說:畫無定法,就是說,畫畫沒有一定的方法,關鍵是看完成后的藝術效果,鼓勵學生多去嘗試。
七、小結與評價
1、作業展評、小結。讓部分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如何想的,如何畫的。
2、課后作業:多去畫畫周圍的圓形物,讓圓圓世界變得更有趣。
《柿柿如意》美術教案
課程目標
1、幫助幼兒感受大自然的美,感恩自然的饋贈;
2、培養幼兒的想象和創造力。
課程準備
柿子(軟硬各若干,部分硬柿子提前削皮)柿子樹照片及生長過程照片 顏料 畫紙 畫筆 尼龍繩
課程過程
導入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看老師手里的是什么?”
對啦!是柿子!
繼續提問:小朋友們,你們都是從哪里見過柿子呢?引導幼兒利用已知生活常識,積極參與到討論分享中。
展開
(1)了解柿子
老師:“哪位小朋友能告訴老師,柿子是長在哪里的?”
引導幼兒進行討論,并積極討論、表達。
出示柿子樹照片。
柿子是長在樹上的。
老師:“我們現在看到的柿子是什么顏色的?”(紅色、橙色)
老師:“那可愛的小柿子是怎么變成橙色的呢?它原來是什么顏色的呢?有沒有知道的小朋友來告訴我們呢?或者你認為它原來會是什么顏色,為什么呢?”
引導幼兒展開想象,并能說出自己的原因與依據。
出示柿子成長過程圖:長葉子-開花-綠色的未成熟的柿子-柿子慢慢變黃到成熟-葉子脫落。
總結:柿子和其他的農作物一樣,都是經歷了春天發芽,夏天開花,秋天坐果一個漫長的過程,才能讓我們品嘗到甜美可口的柿子,而且農名伯伯為了感謝大自然的饋贈,會留一部分柿子在樹上,這樣到了冬天,小鳥們就會有吃的東西,這就叫“來源于自然,反饋給自然。”
(2)畫柿子
老師:“小朋友已經了解了柿子,知道了它是怎么成長的,也知道了它每個階段的顏色以及形態,接下來,老師就和小朋友們一起來畫一畫小柿子。”
幫助幼兒完成作品,并拍照記錄。同時可以把孩子們的作品做成展板進行展示。
教育活動延伸:做柿餅
請小朋友們用尼龍繩把削好皮的柿子綁起來,掛在班級的窗戶邊,不僅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請小朋友們做觀察記錄,通過口述記錄、圖畫等方式記錄柿子變化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