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是哪個朝代的
岑參(718年?-769年?),荊州江陵(今湖北江陵縣)人或南陽棘陽(今河南南陽市)人,唐代詩人,與高適并稱“高岑”。岑參出生在一個官僚家庭,因聰穎早慧而五歲讀書、九歲屬文。
天寶三載(744年),岑參進士及第,守選三年后獲授右內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任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后在天寶末年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時,岑參曾任嘉州(今四川樂山市)刺史,故世稱“岑嘉州”。約大歷四年(769年)秋冬之際,岑參卒于成都,享年約五十二歲(51周歲)。文學創作方面,岑參工詩,長于七言歌行,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異域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邊塞詩尤多佳作。
岑參被后人譽為什么
岑參被后人稱為“異鄉人”。
他仕途輾轉,最后被貶,客死他鄉。
也被稱為“邊塞詩人”。
他創作的詩中,邊塞詩數量最多,成就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