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率的概念?
綠化率準確的提法應該為“綠化覆蓋率”,其范圍比較寬泛,可以說只要有草皮覆蓋的地方,都可以算作是綠化面積。
它并不是一個非常準確、規范的用詞,因為其并沒有法律和法規依據,而法律法規中明確規定的衡量樓盤綠化狀況的國家標準是綠地率。
綠化率和綠地率有明顯的區別?
1、概念不一樣
綠地率是一個準確、嚴謹的概念;而綠化率是一個不規范、比較寬泛的概念。
2、計算方法不同
綠地率對總的綠地面積有嚴格的要求,而綠化率對總的綠地面積并無要求。
綠化率的計算方法是綠化面積/規劃建設用地面積;而綠地率的計算方法是綠地率=綠地總和/規劃建設用地面積。
此外,因為綠化率中所包括的范圍比較廣,而綠地率的范圍比較窄,所以一般經過計算之后,綠化率比綠地率要高。
樓間距不足的危害有哪些?
樓間距過短,樓盤之間的密度就很大了,太陽能夠照射到的面積就越小,造成的后果除了光線比較暗,大白天也要開燈之外,還會讓房間內溫度較低,且比較潮濕,這一點非常直觀的體現在了低樓層住戶的身上,如果買到了樓間距很短的房屋,可能就會過上暗無天日的生活了。
如果兩棟樓之間的距離過短,那么隔壁棟樓的住戶就能直接看到自己家里面的狀況,如果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會被鄰居觀察到,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毫無隱私可言,同時距離太近的話噪音也會很明顯,兩樓之間穿行的行人、車輛的聲音會清晰地傳進屋內,更甚者居住者的生活噪音也會傳到這邊來,孩子的哭聲、電視聲等等。
兩棟樓之間的距離也是小區的人行過道,人來人往,現在很多小區車位比不足,業主停車會擠占行車道,過道太窄容易造成消防通道堵塞,在發生緊急事故的時候疏散人群、消防車輛進入等都會造成很多不便利。
容積率的高低對生活有哪些影響?
高容積率的住宅意味著小區內的房子建得多,而高容積率的住宅必定會帶來高密度的居住人口,會導致小區中業主的生活舒適度下降。
容積率低,說明在小區宗地面積相同的情況下,建筑物的建筑面積比較小,實際居住的人口也少,有更多的綠地和相對較大的樓間距,居住的舒適度會大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