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為何稱為祖龍?
秦始皇是我國封建社會第一個皇帝,祖就是開始的意思,龍是君王的象征,所以稱他為祖龍。
秦始皇,嬴姓,趙氏,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出生于趙國都城邯鄲,十三歲繼承王位,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建立首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秦始皇在中央創建皇帝制度,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筑萬里長城,修筑靈渠,溝通水系。還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為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開創新局面。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奠定中國兩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李世民寫過一首《威鳳賦》,自比威鳳,而且他兄弟里排行老二,因此連起來就是二鳳。通過此賦,追思建立王業的艱難,表現了對功臣們的感激之心。同時,此賦也是唐太宗的精心結撰之作,充分體現了唐太宗的文學思想。
原文:
有一威鳳,憩翮朝陽。晨游紫霧,夕飲玄霜。資長風以舉翰,戾天衢而遠翔。西翥則煙氛閟色,東飛則日月騰光。化垂鵬于北裔,訓群鳥于南荒。弭亂世而方降,膺明時而自彰。俯翼云路,歸功本樹。仰喬枝而見猜,俯修條而抱蠹。
同林之侶俱嫉,共干之儔并忤。無恒山之義情,有炎州之兇度。若巢葦而居安,獨懷危而履懼。鴟鸮嘯乎側葉,燕雀喧乎下枝。慚己陋之至鄙,害他賢之獨奇。或聚咮而交擊,乍分羅而見羈。戢凌云之逸羽,韜偉世之清儀。
《威鳳賦》是唐太宗的精心結撰之作,與貞觀文壇的審美傾向基本吻合,是唐太宗文學思想的一個示范,也是唐太宗的文學思想影響貞觀文壇的一個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