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區5G網絡全覆蓋,“5G+AR”讓設備運維跨越“千里之遙”;工業機器人揮動手臂協同作業,智能小車穿梭運輸物料;監控大屏實時顯示各項數據,“車間大腦”自主決策生產時序……這是重慶渝江壓鑄有限公司“智慧工廠”的代表性生產場景,科技感滿滿的背后,更帶來質效提升。
“得益于數字化轉型,我們的生產效率大幅提高,有力對沖了原材料漲價等不利因素,企業發展逆勢上揚。”渝江壓鑄相關負責人說。
工業是重慶經濟的鮮明底色,近年來,隨著要素成本攀升,一些工業企業面臨較大的生產經營壓力。今年以來,一些原材料價格仍高位運行,成本壓力之下,重慶不少工業企業加速邁出數字化步伐,以推動精益生產,實現降成本、提效益。重慶市經信委數據顯示,2022年重慶將實施1250個智能化改造項目,新增1.5萬戶企業“上云”。
一些企業全面布局數字化轉型,提質增效成果加快顯現。“隨著高端制造興起,下游客戶提出了生產過程信息化監管和質量追溯要求,倒逼我們全面實施數字化轉型。”重慶歇馬機械曲軸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曹欣蔚說,該公司連續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智能化改造,部署了8項信息化系統,生產效率提高30%以上,產品不良率降低一半。
缺資金,是制約中小企業實施轉型的一大掣肘。今年以來,一批重慶工業企業探索“小步快走”,聚焦生產經營中若干痛點,以場景為牽引,小投入精準“給藥”,帶來良好的效益。
在重慶金貓紡織器材有限公司倉庫,過去“筆記手抄”的傳統管理方式,提升為信息化操作,效率大大提升。“我們的產品品類達上千種,倉儲管理千頭萬緒,人員疲憊不堪,還易出錯。投入十幾萬元完成數字化升級后,徹底解決了這一難題。”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周世華說,根據公司財力狀況,未來還將在生產過程及客戶關系管理等方面逐一進行數字化升級。
依托數字化,帶來的變化還不止于企業內部:在貫通企業內部數據的同時,更可聯通上下游兩端,有力提升產業鏈數字化協同水平。
重慶青山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深耕汽車變速器領域,通過實施數字化轉型,上線供應鏈協同平臺后,有效帶動140余家供應商加快邁向數字化。“以前供應商對接主要靠表格表單,現在技術圖紙直接就可傳輸到供應商生產線上,效率大大提升。”該公司副總經理葉萬華表示,今年還將豐富供應鏈“上云”內容,通過與銀行合作,為“鏈上”企業提供更多供應鏈金融支持。
據了解,今年以來,像青山工業這樣,由產業鏈龍頭企業帶動鏈上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情況多了起來。“通過加強產業鏈數據共享,提高上下游企業協同水平,實施產業鏈‘抱團’數字化轉型,正成為重慶推動工業企業發展的重要路徑。”重慶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說。
這名負責人表示,為此,今年重慶還將支持一批“鏈主”企業、重點企業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將實現“行業生態一條鏈、數據協同一張網、應用服務一平臺”,解決產業鏈企業間的信息數據孤島、協作效率低等痛點。(黃 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