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2022年工作要點》日前印發。《工作要點》提出,要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3月31日,記者從前海管理局獲悉,前海將一如既往堅決扛起貫徹落實“前海方案”主體責任,推動重點任務取得階段性進展。此前,全面深化前海改革開放實現良好開局起步,在深港合作、改革創新、對外開放、新城建設“四大領域”均取得豐碩成果。
前海始終堅持“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的行動方案,不斷推動深港對接聯通,累計實現香港注冊建筑師、澳門核數師等16類港澳人才僅需備案即可執業。實施前海港澳青年招聘計劃,面向港澳青年累計發布1498個崗位。
加快深港產業融合,支持香港金融、會展、現代海洋、科技服務、數字創意等優勢產業在前海發展。
加快建設“兩城六區一園一場六鎮雙港”,為港人港企融入大灣區提供空間。依托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港澳臺僑青年創新創業促進中心等平臺,拓展青年創業空間至12萬平方米,為港澳臺青年提供各類專項扶持資金,累計孵化創業團隊共555家,其中香港團隊273家。
近年來,前海加快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各項制度創新影響范圍更廣、層次更深。目前,前海試點制度創新成果累計達685項。
科技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前海建設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推動實施粵港澳新型研發機構支持計劃。目前,前海新興產業注冊企業3萬余家,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搭建快速預審平臺,成功推動300余件高質量科技專利申請走向海外。
稅收政策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支持前海雙15%所得稅政策延期,優惠目錄擴圍、門檻降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前海試點商事主體歇業登記制度,為經營困難企業設“緩沖帶”,進一步降低了市場主體維持成本;前海稅務局推出發票“秒批”等舉措,約3000戶一類企業受益,辦稅時間縮短75%,打造了一流的營商環境。
加快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前海對外開放力度更大、水平更高。
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啟動“一帶一路”貿易組合樞紐港,組合港航線達到13條;媽灣智慧港開港,成為大灣區首個5G智慧港。
充分發揮金融開放窗口功能,深化“六個跨境”改革,FT自由貿易賬戶落地以來,資金流動超過1314億元,九成以上流向香港;啟動建設前海深港國際金融城,簽約入駐瑞銀、法國安盛等163家金融機構,其中30%為港資、外資機構;香港交易所前海聯合交易中心先后上線天然氣等8個交易品種,推出“前海倉單”;深圳20家“跨境理財通”試點銀行中12家在前海落地首單業務,正推動設立“大灣區保險服務中心”。
法律事務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升,出臺《擴大法律服務業對外開放的行動方案》,前海法院創新國際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仲裁中心正式掛牌成立,聘任來自港澳地區的仲裁員149名,成功調解商事糾紛案件超600件,推動實現“港資港法港仲裁”。
當前,前海擴區實施穩步推進,相關部門正加快編制實施新一輪總體發展規劃和國土空間規劃。
據了解,前海擴區后已匯聚空港樞紐、海港樞紐、會展商務、現代服務等國際灣區核心發展要素,發展動力進一步增強。交通布局不斷優化,擴區后的前海有1個國際機場、2個鐵路站點、7個港口碼頭、5個對外開放口岸,海陸空鐵齊備,交通內聯外暢,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衛星廳投入使用,機場三跑道、深中通道等重大基礎設施正加快建設。
眼下,前海公共配套也在持續完善。亞洲規模最大區域集中供冷站在前灣片區投入運營,深圳濱海演藝中心、“灣區之眼”、深圳書城灣區城紛紛落戶前海,構建了世界級活力海岸帶。(記者 范宏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