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昌市新建區石埠鎮,種糧大戶周聰正駕駛著收割機為當地農戶收割早稻。伴隨著隆隆的轟鳴聲,金黃的谷粒從卸糧筒吐出,秸稈被粉碎還田。今年夏收,周聰的合作社成了當地農戶的“得力助手”。
“我們合作社提供耕、種、管、收‘一條龍’服務,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運營,統一品種、種植、管理、收購和銷售。和農戶自己種田相比,每畝地不僅能節省100多元成本,還能增產50多斤谷子。”周聰說。
圖為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石埠鎮,農戶正駕駛著收割機收割早稻。陳興盛攝
爭時間、搶速度是夏收的關鍵所在。為幫助農戶高效完成夏收夏種作業,南昌市新建區大力推進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依托農業種植公司、農機合作社、農事服務中心等,及時為農戶提供“保姆式”生產托管服務,進一步實現糧食增產增收。
近日,江西省瑞昌市2萬多畝早稻迎來成熟季,全面進入開鐮收割期,農戶們正積極組織機械收割,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在瑞昌市范鎮北溪村,種糧大戶聶小龍正搶抓晴好天氣,組織三臺收割機對今年種植的1100余畝早稻進行收割。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稻穗切割、谷粒脫落、秸稈還田,一粒粒金黃的稻谷“收入囊中”。
“今年,我們之所以能逆襲豐收,農業部門指導是保障,前期早稻的良種選育更是關鍵。在充分考慮贛北地區的天氣情況和地域特征后,我們在年初選擇了生育期更短、抗災害能力更強的稻種。”聶小龍說。
圖為航拍江西省瑞昌市成熟稻田。瑞昌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雖然6月份我市遭受了洪澇災害,但是我們及時派出專家組指導農戶進行早稻的田間管理,從目前收獲情況看,今年全市早稻產量依舊處于平穩增長態勢。”瑞昌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股干部周洋洋表示。
據了解,為保障夏糧生產工作高效開展,瑞昌市農業農村局已組建10個技術服務指導組按時下鄉、進田指導農業生產,積極推廣良法良種良技,促進糧食增產增收。(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