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腫瘤的早期常常沒有任何癥狀,或者是僅有輕微的疼痛。膝關節包括股骨下端,或者脛骨上端,是良性骨腫瘤和惡性骨腫瘤都好發的部位,所以應該進行嚴密的觀察。具體癥狀如下:
1、惡性腫瘤:最為常見的惡性骨腫瘤是約占35%的骨肉瘤,主要好發在10-20歲的年齡。如果出現膝關節周圍一些比較明顯疼痛的骨塊,腫塊越來越大,生長速度比較快,伴有皮溫的升高,甚至伴有靜脈的淤曲,影響關節的活動,就是惡性骨腫瘤最常見的表現,有的時候甚至發生病理骨折;
2、良性腫瘤:骨巨細胞瘤以及一些其他的良性骨腫瘤,例如骨軟骨瘤等,都在膝關節周圍好發,生長速度一般比較緩慢,有的時候沒有任何癥狀,或者僅僅有輕微的壓痛。
進行一些影像學的檢查,可以確診這些骨腫瘤的性質,有的時候需要進行穿刺或者切開活檢,能夠得到明確的病理性質,有助于下一步的治療。應該早期診斷,早期進行合適的方法治療,做好鑒別診斷最為重要。
膝蓋腫瘤是怎么引起的
膝蓋腫瘤發生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確,可能是多種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包括慢性損傷、慢性感染、放射性物質輻射,以及遺傳因素等。
1、慢性損傷:膝蓋是人體重要關節,經常處于活動狀態,在反復的活動過程中,膝蓋中的關節軟骨以及其他骨骼,可能會因反復摩擦受損,損傷后身體就會啟動修復機制,若膝蓋出現反復受損、反復修復,就可能出現細胞異常增生,最終形成腫瘤;
2、慢性感染:部分病毒感染也可能會對膝蓋部位造成損傷,如免疫缺陷綜合征,可損傷人體免疫細胞,從而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甚至是缺陷,可能會造成膝蓋腫瘤的發生;
3、放射性物質輻射:若膝蓋部位長期反復受到放射性物質輻射,可能引起膝蓋局部細胞發生基因突變和染色體損傷,從而導致細胞異常增生形成腫瘤;
4、遺傳因素:如有膝蓋腫瘤家族史的人群,發生膝蓋腫瘤的幾率可能會高于正常人群,多與基因變異、染色體異常、基因突變等因素有一定關聯;
除上述常見因素外,若患者身體其他部位存在腫瘤,腫瘤可能會轉移至膝蓋,從而出現膝蓋腫瘤的情況。因此,膝蓋出現腫瘤通常認為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并不是單一的原因所導致。在日常生活中,建議保持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避免膝蓋部位受到外傷和感染,以減少膝蓋腫瘤的發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