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為身處山區海島的百姓提供更高質量更為便捷的醫療服務?
浙江省給出了答案,那就是啟動醫療衛生“雙下沉、兩提升”的精進版——“山海”提升工程。
2021年3月29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與衢江區、開化縣、龍泉市、慶元縣、遂昌縣、松陽縣、岱山縣7地人民政府簽署框架協議,成立了7家“山海”分院。
2021年3月29日簽約儀式
黨委書記王建安代表13家省市級城市醫院作表態發言
當人工智能、云計算、5G等進入發展快車道時,遠程醫療正加速到來。在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完整生態體系中,影像作為對疾病診斷提供科學和直觀依據的學科,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醫院黨委書記王建安、院長王偉林帶隊奔赴各地,簽署了內容更加細致、要求更加明確的“山海”細化協議。
浙大二院與各個山海協作醫院簽約
基于此,在醫院黨委書記王建安、院長王偉林部署下,在黨委副書記馬岳峰的支持和推動下,浙大二院放射科提出了“區域影像”平臺的概念,讓影像數據跨醫院、跨區域共聯共享,并成立了山海區域影像平臺。
浙大二院放射科余日勝 指導基層醫院讀片
該區域影像平臺通過遠程影像會診服務,使醫生和患者不再受就診時間和地點限制,實現醫學影像資料無障礙傳輸和調閱、會診,讓患者不出遠門便可享受到更加權威、優質的醫學影像診斷服務,實現省級醫療資源共享,讓群眾在當地就能享受到省級專家的醫療服務,再也無需奔波省城。
浙大二院黨委副書記馬岳峰指導遠程影像平臺啟用
山海區域影像平臺的建立,不僅僅是解決了醫療欠發達地區老百姓看病難的問題,同時在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方面也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浙大二院與合作分院連線
通過浙大二院遠程影像會診平臺,技術賦能合作醫院,使基層醫院的放射檢查質量接軌省級大醫院,實現了與浙大二院同質化管理。借助浙大二院專家團隊,快速提升基層醫院對疑難雜癥的影像診斷能力,同時通過專家在診療過程中的傳幫帶,不斷提高影像醫生素質和能力,幫助基層醫院培養一支扎根本地的放射影像團隊。
浙大二院放射科余日勝指導遂昌人民醫院放射科醫生工作
山盟海誓,步履不停,浙二人在精準幫扶路上,穩步行進。目前山海區域影像平臺已經在浙江省全面鋪開,和13家山海協作醫院連接數據互通,完成了1,000余例疑難病例會診。在福建龍巖、安徽淮北、云南景東、貴州臺江、新疆、西藏等地也有區域影像平臺的身影。
浙大二院黨委書記王建安為首家區域影像分中心成立揭牌
浙大二院院長王偉林為區域影像分中心成立揭牌
浙大二院黨委副書記馬岳峰為7家區域影像“山海”分中心集體授牌
下一步,浙大二院將從優質資源服務的行政驅動、醫療驅動轉向以縣域內就醫人群為中心的“患者驅動”,按照“一院一策一亮點” 來規劃與“山海”分院的合作:
一是堅決落實好“3342X”能力提升新要求,發揮好各分院重點學科的“領頭雁”作用;
二是變“距離遠”的劣勢為“機制創新” 的優勢,形成一套先進的、可參考的浙大二院方案和經驗;
三是繼續發揮醫院全國“互聯網醫療”先行者的優勢,牢固扎根浙江“數字大省”,與分院老百姓健康需求深度融合,跨越山海的時空限制,用數字提升分院老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四是緊緊圍繞醫療衛生人員數量不足、能力有待加強的問題,著力優秀人才培養,開展手把手的名醫“育苗計劃”、一對一導師制帶教等,培養一支帶不走的縣域醫療服務種子隊。
浙大二院將繼續以實際行動,傾情助力“山海”提升工程。一年見成效,兩年大變化,五年新飛躍,全面補齊山區海島醫院衛生服務能力短板,以優異成績助力建設共同富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