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巨頭開打618最慘烈價格戰
618年中大促的氛圍越來越濃。
早在5月23日,主場作戰的京東已經提前開啟618預售,恰逢京東創業二十周年,今年的京東618圍繞產品、價格、服務進行了全方位加碼。隨后在26日,淘寶、天貓同步開啟618預售,號稱是歷史上最大投入的一屆。
拼多多方面,“數碼家電消費季”更是打出“天天都是618”的口號,宣稱在“百億補貼+大額優惠券”的加持下,活動期間,平臺用戶可享受業內罕見的折扣力度,價格直接低過全網618。
如此力度,難怪被說成是618史上最慘烈價格戰。
關于為何這么卷,有媒體援引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葉建亮的說法,目前宏觀經濟基本面還處在修復回暖過程中,受收入增長預期的影響,消費者對消費價格更加敏感。如果要換取整體規模的增長,以價換量是一種直接有效的手段……低價不失為一種短期刺激消費的好方式。
從商家層面來看,中小企業同樣成為此次618的生力軍,也是各平臺爭相爭奪的戰略資源。
當然,從業人士也提醒,除了低價,消費者對服務、個性化等方面的訴求同樣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配送、退換貨、售后、保價等等。另外,專家也提醒消費者擦亮雙眼,警惕一些消費陷阱。
電商價格那么低是真的嗎
電商價格比實體店便宜這么多,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實體店有租金,電商沒有。其次,實體店需要拿貨,有一個中間商環節。另外,實體店銷售的產品基本上都是正品。此外,電商可以薄利多銷跑量,實體店不行。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網購,因為他們覺得在網上能夠買到更便宜更劃算的東西,相對于實體店來說,電商價格會更低。他們之間的價格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差距,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四個原因。
首先,實體店有租金,電商沒有。談到租金問題,實體店是需要店面的,還有水電費之類的成本,這些都會算在消費者頭上。電商不一樣,基本上只要有一個房間堆貨就行了,這樣就節約了很多成本,所以價格也會便宜很多。
其次,實體店需要拿貨,有一個中間商環節。實體店進貨會存在一個中間商賺差價的問題,電商是直接從廠家拿貨,沒有中間商,所以價格就更低。實際上,如果說實體店也能夠找到廠家,改變自己的進貨渠道,那么也可以賣的稍微低一點。
另外,實體店銷售的產品基本上都是正品。在實體店里,我們很難買到假貨,因為如果實體店銷售假冒偽劣產品,處罰會非常嚴重,所以他們一般不敢賣假貨。可是電商不一樣,他的處罰相對力度比較小,所以有很多假貨,因為商品層次不齊,就會出現很大的差價。
此外,電商可以薄利多銷跑量,實體店不行。我們就拿衣服來說,在實體店,基本上一天最多賣到幾十件衣服,可是電商一天能夠賣出去上千件,他們是通過薄利多銷跑量來賺錢的。如果你讓實體店去跑量,他們根本達不到那個目標。因此,他們的價格也降不下來。
以上就是電商價格比實體店便宜很多的原因。
關鍵詞: 電商巨頭開打618最慘烈價格戰 電商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