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浙江、福建等地稅務部門曝光7起涉稅違法典型案件,涉及不依法辦理個稅匯算,醫藥、軟件企業虛開發票,違法中介,特別是加油站惡意篡改加油稅控設備偷逃稅等違法案件。
——浙江省多部門聯合依法查處一起騙取出口退稅團伙案件
(資料圖)
為規范出口退稅政策落實,助力穩外貿促發展,浙江省湖州市稅務、公安、海關、人民銀行等部門聯合依法查處湖州市某貿易有限公司等3戶外貿型出口企業騙取出口退稅案件。
經查,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某貿易有限公司等3戶外貿型出口企業,通過取得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偽造銷售合同、虛假收匯、虛構出口業務等手段騙取出口退稅。湖州市稅務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相關規定,追繳騙取出口退稅2656.48萬元,不予退稅415.05萬元。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人民法院對該案作出判決,主犯楊某某等8人因犯騙取出口退稅罪被判處5年至10年6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合計2913萬元。
——福建省稅務部門依法查處一起虛開發票團伙騙取留抵退稅案件
近期,福建省稅務局稽查局根據精準分析線索,指導福州、莆田市稅務局稽查局,聯合公安經偵部門依法查處了一起虛開發票團伙騙取增值稅留抵退稅案件。
經查,該團伙控制多家企業涉嫌對外虛開增值稅發票1.57萬份,為下游企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騙取留抵退稅。稅務稽查部門已查實并追回下游企業騙取留抵退稅33.56萬元,正對其他涉嫌利用虛開發票騙取留抵退稅的企業開展深入檢查。目前,公安經偵部門已抓獲犯罪嫌疑人8人。
——廣西壯族自治區稅務局第三稽查局查處一起未依法辦理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案件
近期,廣西稅務部門在對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辦理情況開展事后抽查時,發現桂林某管理咨詢公司高級管理人員馮政杰未據實辦理2020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遂依法對其進行立案檢查。
經查,納稅人馮政杰在辦理2020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時,通過虛假填報大病醫療、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等方式,少繳個人所得稅。經稅務部門提醒督促,馮政杰拒不辦理更正申報。稅務部門對其立案檢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廣西壯族自治區稅務局第三稽查局對馮政杰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共計15.41萬元。日前,稅務部門已經依法送達《稅務處理決定書》和《稅務行政處罰決定書》,馮政杰已按規定繳清稅款、滯納金和罰款。
廣西壯族自治區稅務局相關負責人提醒納稅人依法及時辦理匯算清繳,并核查以前年度是否存在應當辦理匯算清繳而未辦理、申報繳稅不規范、取得應稅收入未申報等情形并抓緊補正。稅務機關發現存在涉稅問題的,會通過提示提醒、督促整改和約談警示等方式,提醒督促納稅人整改,對于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徹底的納稅人,稅務機關將依法追繳稅款、滯納金,并納入稅收監管重點人員名單,對其以后3個納稅年度申報情況加強審核,情節嚴重的,將依法進行立案檢查。
——河南省稅務部門依法查處一起加油站偷稅案件
近期,河南省稅務局稽查局根據相關部門移送線索,指導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稅務局稽查局依法查處了尉氏縣港化加油站偷稅案件。
經查,該加油站通過篡改加油機主板芯片、安裝作弊軟件等手段隱匿銷售收入,進行虛假申報,少繳增值稅等稅費247.72萬元。稅務稽查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等相關規定,對該加油站依法追繳少繳稅費、加收滯納金并擬處罰款,共計526.36萬元。
——甘肅省稅務部門依法查處一起向醫藥企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件
近期,甘肅省稅務局稽查局指導蘭州市稅務局稽查局聯合公安經偵部門依法查處一起向醫藥企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2人。
經查,犯罪團伙控制某醫療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利用上游互聯網平臺企業虛構業務,向醫藥生產企業虛開品目為信息服務、市場推廣費等增值稅專用發票3872份,價稅合計金額3.53億元。目前,公安機關已將該案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云南省丘北縣稅務部門對一起涉稅中介機構違規發布涉稅虛假宣傳信息進行處理
近期,云南省丘北縣稅務局根據互聯網數據監測線索,對丘北匯誠會計服務有限公司發布涉稅虛假宣傳信息進行處理。
經查,該公司通過互聯網平臺發布“不做賬報稅,公司每年會被稅務局罰款2000至2萬元”“企業欠稅,法人會被禁止出境,無法購買飛機和火車票”等涉稅虛假宣傳信息,歪曲解讀稅收政策,誤導社會公眾。丘北縣稅務局聯合當地網信、市場監管部門開展聯合查處,對該公司進行約談,責令其刪除違規信息。同時,依據《涉稅專業服務監管辦法(試行)》規定,將其列為重點監管對象,將該公司涉稅專業服務信用等級予以降級,扣減其涉稅專業服務信用積分。
——海南省稅務部門依法查處一起軟件企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件
近期,海南省稅務局稽查局根據精準分析及相關線索,依法查處了海南某科技有限公司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件。
經查,該公司在未發生真實交易的情況下,對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105份。同時,該公司涉嫌逃避追繳欠稅825.68萬元。目前該案已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總臺央視記者 王楠 王瑄)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