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窄巷子是怎樣的景區?
寬窄巷子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長順街附近,由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組成,全為青黛磚瓦的仿古四合院落,這里也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成規模的清朝古街道,與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稱為成都三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在平定了準葛爾之亂后,選留千余兵丁駐守成都,在當年少城基礎上修筑了滿城。民國初年,當時的城市管理者下文,將“胡同”改為“巷子” 。二十世紀80年代,寬窄巷子列入《成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03年,寬窄巷子街區正式出現在世人的詞典中。
寬窄巷子是國家AA級旅游景區,先后獲2009年“中國特色商業步行街”、四川省歷史文化名街、2011年成都新十景、四川十大最美街道等稱號。
寬窄巷子景區有哪些景點?
愷廬
愷廬位于寬巷子11號,院名愷廬,該門頭為寬窄巷子中最富標志性門頭之一。院門用特制的青磚砌成帶有弧形兀起的拱形宅門,門洞上方嵌入中式傳統石匾,匾上采用大篆陽刻“愷廬”,二字寫法革新,一反當時中國人從右向左讀字的規矩。石匾上方砌出的橢圓形圖案,代表高懸“避邪鏡”,意在鎮退各路妖魔,永保合家平安。
德門仁里
德門仁里位于寬巷子8號,是體驗老成都生活的一個院落,真實還原了川西人家某一天的生活情景;曾是電視劇《林師傅在首爾》取景地之一。如今是一家精品酒店,充分展現了寬窄巷子古典與現代的完美結合。
拴馬石
拴馬石位于窄巷子32號門頭的老墻上,離地約1.2米。已風化斑駁,是寬窄巷子僅存的三個拴馬石之一。百年前這里曾是北方滿蒙八旗及家屬的居住地,有騎馬出行的習慣。拴馬石是北方文化在川西的符號性表現。
磚文化墻
《磚》文化景觀墻是井巷子中一條400米長的東西走向的雕塑墻,是中國第一個以磚為載體的博物館,一塊塊不同歷史斷面的舊磚,經過藝術的創作,壘砌成臺、城、壁、道、碑、門等成都的歷史文化片段,闡述著千年成都,演繹了百年歷史。文化墻的西段,從“寶墩遺城、金沙竹泥”到“羊子土坯、秦筑城廓”,再從“漢磚遺風、唐建羅城”到“宋磚古道、明末毀城”。展示了成都的滄桑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