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轉債轉股價值怎么計算?
可轉債的轉股價值=可轉債的正股價格/可轉債的轉股價x100。比如,投資者持有10張某上市公司的可轉債,轉股價為10元,在正股價為15元的時候,進行轉股操作,則轉股后的股票價值=(10×100/10)×15=1500元。
當轉股價高于現價(正股價)時,投資者進行轉股操作,會虧損,當轉股價低于現價(正股價)時,投資者進行轉股操作,會賺取一定的差價;可轉債申請轉股的總面值必須是1000元的整數倍;當投資者申請轉股最后得到的股份尾數不足1股時,公司將在轉股日后的5個交易日內以現金兌付。
可轉債轉股好還是賣出好?
判斷可轉債轉股好還是賣出好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看,一般具有以下兩種方式:
【1】 通過可轉債溢價率來判斷
可轉債溢價率為正數時,說明轉債的價格會比轉股價值要更高。當遇到這種情況時,持有債券會更加劃算,而轉換成股票賣出則有可能會產生虧損。如果可轉債率是負數的話,就表示轉債價格比轉股價值要更低,此時換成股票會更加劃算,當然,投資者也可以選擇買入可轉債之后轉股賣出,從買賣中套利。
【2】 計算轉股后的股票價值
具體舉例來看,如果可轉債的價格為150元,轉股價是5元,對應的正股價為10元。
可轉股數:可轉債面值(100元)÷轉股價=20
轉換后的股價:轉股數*正股價格=20*10=200元
顯然,轉換后的股價要高于可轉債直接賣出的價格,所以轉股后的股票價值高于可轉債面值的話,就選擇轉股之后再賣出。
一般情況下,在轉股期內直接賣出轉債比轉股有利。但對于持有數量大的散戶和機構投資者,可能會在轉股稍微虧損的情況下選擇轉股,因為轉債一般交易不活躍,若直接拋轉債會導致轉債價格被大幅壓低。
不過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可轉債不是隨時都可以轉股的,只有在轉股期內才可以實現轉股操作。現在市場上關于可轉債轉股的交易期限,一般是在可轉債發行結束之日起六個月后至可轉債到期日為止,期間任何一個交易日都可以轉股,而且申請轉股的可轉債種面值必須是1000元的整數倍,申請轉股后得到的股份才是整數股。
總的來說,投資者在進行可轉債買賣操作時,綜合考慮可轉債溢價率和轉股后的股票價值后再決定是轉股還是直接賣出。
可轉債是轉股劃算還是賣出劃算?
【1】可轉債溢價率
可轉債溢價率大于零,說明轉債價格較轉股價值要高,此時持有債券更為劃算,而轉換成股票賣出則有可能虧損。同理,當溢價率小于零,意味著轉債價格較轉股價值要低,此時換成股票會更劃算,或者買入可轉債,再轉股賣出,從中套利。
【2】計算轉股后的股票價值
舉個例子,可轉債價格為130元,轉股價為5元,對應的正股價格為6元,則每張轉債可轉股數為20股(可轉債面值100÷轉股價,即100÷5=20),對應轉換后的股票價值為120元(轉股數*正股價格,即20*6=120)。顯然,直接按130元賣出可轉債更劃算。
綜上所述,可轉債究竟是轉股還是賣出,并無絕對的好與壞之分,還需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對比。可轉債的初始轉股價一般不低于募集說明書公告日前二十個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交易均價和前一個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交易均價,但如果公司出現派發現金股利等情況時,轉股價也會發生改變。
關鍵詞: 可轉債的轉股價是怎么定出來的 可轉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