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申報稅額指的是什么意思?
已申報稅額是企業或者個人在當期之前已經向稅務機關申報過的稅額,需要注意已申報稅額和已經繳納稅額之間的差異,已申報只是代表已經申報,不代表已經繳納。已經繳納的稅額肯定是已申報,但是已申報不代表已經繳納,可能處于已申報但是未繳納狀態。
申報稅額為0還可不可以退稅呢?
不能。個人所得稅申報退稅為0的話稅務機關就不會退稅了,稅務機關退稅的法定條件是納稅人有多交個人所得稅,應退稅額的計算公式是:上年度匯算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上年已預繳稅額。上年度匯算僅計算并結清本年度綜合所得的應退或應補稅款,不涉及以前或往后年度,也不涉及財產租賃等分類所得,以及納稅人按規定選擇不并入綜合所得計算納稅的全年一次性獎金等所得。個人所得稅退稅為0的具體情況如下:1、由于沒有預交稅,所以退稅額就會顯示為0。2、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預交稅款與匯總計算應交稅額一致,也是不會退稅的。年度匯算,是多退少補,只有預交多了才會退反,還有部分人是需要補稅的。3、操作不當導致的,此時的救濟辦法如下:第一步,選擇綜合所得年度匯算。第二步,使用己申報數據填寫。這里可以看到應補稅額為0,可以返回上一步,選擇工資薪金。第三步,獎金計稅方式選擇。第四步,選擇另外一種計稅方式。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五)經營所得;(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財產租賃所得;(八)財產轉讓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