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所有制的實現形式是什么?
集體所有制的實現分為制度實現和經營實現兩個層次。集體所有制實現的法權制度就是集體所有權。集體所有權在本質上是集體成員的共同所有權。但在集體所有制實現的經營形式上并不要求集體成員集體勞動、統一經營,而是可以采取多元化經營形式。
對傳統的集體經營形式的改革,不是對集體所有制的否定。發展集體所有制,就必須確立集體所有權。在集體所有權基礎上,采取多種形式的集體所有制實現的經營形式。
集體所有制的特點是什么?
生產資料屬于集體經濟成員共同所有,共同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成員根據他對集體經濟的貢獻來分配其經營成果。
公有化程度低于全民所有制,范圍較小。
集體經濟單位之間存在著差別。在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集體所有制經濟的實現形式也在發生變化,出現了許多新的聯合體。經營管理上已經不限于生產資料集體所有,統一生產經營、成果實行單一按勞分配的形式,而是實行了集體所有分散經營、各負盈虧等多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