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有什么好玩的景點?
1、商丘古城:商丘古城是世界唯一八卦城、世界遺產標志,又稱歸德府城,即明、清時期歸德府府治所在地。建于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古城由磚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構成。城墻、城廓、城湖三位一體,使古城外圓內方,成一巨大的古錢幣造型,建筑十分獨特。有商丘作為華夏之邦商品、商業、商文化發祥地之隱喻。城墻周長 3.6 公里,有東西南北四門。城內地勢為龜背形。城內建筑多為四合院建筑。根據五行相生相克之說,為防金木相克,古城東西兩門相錯一條街,成為中國古城中的唯一。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商丘宋國故城:宋國在公元前十一世紀建國,都城在今商丘。商丘宋國故城位于今商丘古城西南隅,是周初封微子于宋國都城的遺址。宋國故城城址平面呈長方形,東墻長2900米,南墻長3550米,西墻長3010米,北墻長3252米,總面積10.2平方公里。其面積約相當于今商丘古城的10倍。宋國是我國歷史上商周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宋國是春秋五霸之一、是戰國七雄之一,在歷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木蘭祠:木蘭祠景區位于商丘虞城縣營廓鎮大周莊村,距虞城縣城35公里,距京九鐵路木蘭站2.5公里。該景區興建最早的景點花木蘭祠,始建于唐于唐代,后金太和年間(1201—1208年),敦武校尉歸德府谷熟縣營城鎮酒都監烏答撒忽刺重修大殿、獻殿各3間,并塑木蘭像。元代元統二年(1334年)睢陽府尹梁思溫倡議,募捐2500貫重修擴建。大門過道兩側,各有一泥塑高大戰馬。
4、應天書院:商丘的應天書院又稱應天府書院,為北宋四大書院之首。商丘應天書院,與嵩陽書院、岳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并稱為北宋時期的四大書院。應天書院為五代后晉時的商丘人楊愨所開辦。“ 學子不遠千里而至、 ”“ 遠近學者皆歸之。” 北宋政權建立后,實行開科取士。因這里人才輩出,百余名學子科舉中第者竟多達五、六十人。宋大中祥符二年( 1009 年)、真宗帝大為嘉嘆,正式賜額為 “ 應天書院 ” 。范仲淹來應天書院求學、后娶妻生子,在商丘落戶,并擔任應天書院掌學主教。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 年),應天書院改為府學,官府撥田十頃,充作學校經費。慶歷三年( 1043 年)改為南京國子監。與東京開封和西京洛陽國子監同為當時的最高學府。
5、芒碭山:商丘永城市芒碭山歷史悠久,文物薈萃。最令人嘆為觀止的西漢梁孝王漢墓群,斬山作廓,穿石為藏,結構復雜,氣勢恢宏,宛如龐大的地下宮殿。其中梁孝王王后墓長210米,是迄今國內發現的最大石室陵墓。漢墓中出土的壁畫、金縷玉衣、鎏金車馬器、騎兵桶、精美玉器等眾多文物,實屬稀世珍品,藝術瑰寶,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研價值。富有神奇色彩的漢高祖斬蛇起義紀念碑,夜間光照顯現劉邦高大威武幻影,堪稱天下奇觀。西漢梁孝王漢墓群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三百里古梁園: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最大的、最美的皇家園林。西漢時期的梁國處豐腴之地,富可敵國。梁孝王功高比主,倍受寵愛。因此,大興土木,建造園林,所建園林稱為梁園,也叫東園、兔園、雪苑,梁孝王在這里結朋交友,騎射狩獵,望月撫琴,飲酒賦詩。當時,不僅梁孝王的座上賓,著名文人鄒枚、司馬等常來游園,同時這個皇家園林也對平民開放,曾呈現出燕趙美女蜂擁而至,車轂相碰,摩肩接踵,游人如織的盛況。至今還有“梁園雖好,不是久留之地”的感慨。
7、火神臺:亦稱閼伯臺、火星臺,位于商丘古城西南 1.5 公里火星臺村。是距今4000多年的觀星臺的遺址。它比東漢天文學家張衡在洛陽建的靈臺,還早2200多年,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觀星臺。火神臺形如墓,高35米,火神臺臺上建有閼伯廟,大殿、拜廳、鐘鼓樓等俱全。臺下有戲樓、大禪門等建筑。
商丘有什么特色美食?
睢州燒雞:睢州燒雞,是地方名吃,已有200年的歷史了,由張家祖傳,傳到張老太,已是第六代傳人。 張老太做燒雞講信譽,贏得了眾人好評,于是慢慢就把張家燒雞叫做張老太燒雞。
安平煸炒雞:安平煸炒雞產于柘城縣安平鎮,是當地傳統名小吃,為安平鎮丁家所祖傳,有百余年的歷史。
麥仁驢肉:虞城麥仁驢肉:商丘市虞城縣特色美食食品麥仁驢肉,產地特色食品-虞城麥仁驢肉。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特色,產地食品虞城麥仁驢肉。
夏邑糝湯:夏邑糝湯在河南的各種風味小吃之中,算是一道名湯了,它是以母雞肉、肥牛羊肉為主要食材,再搭配上大料、大麥仁、蔥、姜等佐料熬制出來的湯。
魏莊麻糖:魏莊麻糖迄今已有200多年的生產歷史啦,以甜、香、松、脆四大特點而久負盛名 魏莊麻糖是咱商丘市的特色傳統名點。
商丘水激饃:“水激饃原名水浸饃,發源于商丘古城歸德府的一種傳統名點,屬于豫菜系。成品色澤鮮艷,外焦里嫩,香甜可口。因糖汁中有水,饃炸好后要放在水里激一下,所以叫水激饃。
冉家五香糟魚:熱吃不膩,涼吃不腥,實為宴席美肴、佐餐佳品。起源冉家五香糟魚是夏邑縣老城里冉獻東祖傳制作,距今已有200余年歷史。清乾隆年間列為貢品。
睢縣焦饹馇:曾為康熙一朝宮廷貢品,系優質綠豆和小米手工水磨為漿,先加工成扎卷,再均勻切割成條塊油炸而成。
商丘麻花:麻花是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的傳統名小吃,已有200多年歷史。清朝初期, 張氏家族于民權縣鎮南一公里定居,以炸麻花為生,因其麻花制作精細,有酥、香、脆的獨特風味,乾隆年間被列為貢品,并將張氏居住之地取名為麻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