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客貨郵專車的行駛與停靠,窗外的城鎮街道也逐漸變為鄉村美景,出行的民眾上車下車,對后座堆滿的快遞包裹沒有絲毫奇怪,民眾早已習以為常與這些“沉默的乘客”一同結伴而行。
位于甘肅省東部的平涼市,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皮毛集散地,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
平涼市不僅是西北地區的公路樞紐,而且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平涼市郵政管理局局長顧建軍說,近年來,該市持續鞏固“四好農村路”示范縣成果,不斷深化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有效整合郵政快遞與城鄉公交客運資源,穩步推進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實現快遞進村、農特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為鄉村振興發展蹚出了新路子。
截至目前,平涼市共創建客貨郵融合綜合服務示范點8個、示范線8條,客貨郵日均代運郵快件2000余件,郵政快遞企業因客運帶貨優化運輸路線,進一步降本增效,實現了客運資源盤活和寄遞作業精簡互利共贏,達成了資源高效利用的優勢互補。
圖為快遞分揀中心。(資料圖) 平涼市郵政管理局供圖
近年來,平涼市高度重視城鄉融合發展,統籌各方力量,建立“政企聯合+多方參與”模式,“一盤棋”推動客貨郵融合發展。靈臺郵政公司副總經理孫建梅說,“目前,靈臺縣投遞郵路分兩條,客貨郵融合后,我們把新開鄉和邵寨鎮單獨線路投遞的郵件交給客運公司代投,大大節省公司人力和物力成本。”
為最大限度保障客貨郵線路正常運行,幫助更多民眾增收致富,讓廣大民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寄遞服務。平涼市依托農村公路和城鄉公交“村村通”優勢,以公交線路和運輸車輛為載體,精準匹配客運線路和農村物資運輸需求,為沿線城鄉民眾提供定時、定點、定線的客貨郵公交服務。
自客貨郵專線開通以來,民眾出行和購物更加方便,農村消費潛力得到進一步釋放。顧建軍說,為有效解決快遞進村下不去、立不穩問題,平涼市郵政管理局指導寄遞企業通過快快、郵快、交郵等方式實現快遞進村,著力打造形成“一站多能+多點布局”客貨郵融合網,確保快遞“坐客車”入村的同時,土特產還能“搭便車”進城。
“快遞進村”帶來的便利,讓民眾遠距離取貨的煩惱變成了在家門口寄遞的幸福。涇川縣汭豐鎮東王村民眾王建業說,以前取快遞還要去鎮上,離家遠又不方便,買的商品還不能立馬取上,現在村上有了村郵站,客車直接將快遞送到村上,真是很方便。
目前,平涼市郵政管理局正著力發展“客貨郵+”特色產業,持續拓寬當地農特產品銷售渠道,助力靜寧蘋果、牛羊肉等農特產品外銷他鄉。顧建軍說,今年以來,當地通過寄遞渠道寄遞農特產品147萬件,帶動民眾增收12780萬元,打通了快遞“出”與“進”雙通道。(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