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故事里,武陵漁人迷路后,走進了令人心馳神往的“桃花源”。11月21日,參加“常德是個好地方”——全國網絡媒體“湖南e周”主題宣傳活動的全國記者們跟隨“武陵人”足跡,來到桃花源探尋陶公筆下“世人的心靈故鄉”。
桃花源鎮境內的桃花源景區,是《辭海》《詞源》和中學語文教材唯一添加注釋的《桃花源記》原型地,擁有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全國最佳自然生態旅游景區、全國文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基地、湖南省十大文旅地標等榮譽稱號,也是常德文化旅游的金字招牌和湖南文化旅游的靚麗名片。
走進桃花源,沿秦溪溯溪而上,兩岸田舍炊煙裊裊,屋前桃林落英繽紛,鋤禾的老人,騎牛的牧童……陶淵明筆下“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的“世外桃源”就這樣呈現在游客眼前。
夢里那一抹山水田園的亮色,從1600多年前的晉朝,一直照射到今天的桃花源景區。
在歷經磨合運轉、閉關改造、市場拓展三個階段后,今天的桃花源景區累計投資近百億,建成了以秦溪、秦谷、桃花山、桃源山、五柳湖、萬畝桃林、五柳小鎮、桃花源古鎮、山水實景演出等9大景觀為主的游覽體系和50多個配套項目。景區面積也由2平方公里增至近20平方公里,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大幅跨越。
這里,有全國首臺河流劇場節目《桃花源記》,依托4.6公里長的秦溪河谷,真人實景打造畫中游的全新浸入式觀演,備受游客喜愛。今年5月以來,每晚連演4場,游客好評如潮。
這里,有集民俗演出、農耕場景、特色美食于一體的“桃花原鄉”。衣著古樸的男女老少,端著桃花酥、糯米糕、擂茶等桃源美食款待遠道而來的客人。實景演出從自然河流劇場延伸至田園村落,全景式呈現夢里桃源的美好生活。
這里,還有桃花?原鄉、桃喜山谷、澤云·云舍風俗文化村等新項目,進一步實現文化與旅游的深度交融,讓游客深度體驗桃花源里的詩酒田園。
除此之外,不斷培育的新消費業態也在熠熠生輝。白鱗洲上,“向往的生活”吸引游客打卡;湯家山村里,“桃花源里好耕田”為百姓鋪平致富路;桃源山水中,是一批又一批前來感受山水田園、人文之韻的少年……
從“門票經濟”到“全鏈經濟”,桃花源文化旅游業態不斷豐富,文旅市場多點開花。今年國慶期間,桃花源景區日均接待游客超1萬人,同比增長約20%。
如今的桃花源,不再僅是夢里的寄托,更是鄉村振興發展、人民增收致富的新家園。正所謂,此心安處,桃源處處是吾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