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發器有哪些常見分類?
1、按蒸發方式分:
自然蒸發:即溶液在低于沸點溫度下蒸發,如海水曬鹽,這種情況下,因溶劑僅在溶液表面汽化,溶劑汽化速率低。
沸騰蒸發:將溶液加熱至沸點,使之在沸騰狀態下蒸發。工業上的蒸發操作基本上皆是此類。
2、按加熱方式分:
直接熱源加熱它是將燃料與空氣混合,使其燃燒產生的高溫火焰和煙氣經噴嘴直接噴入被蒸發的溶液中來加熱溶液、使溶劑汽化的蒸發過程。
間接熱源加熱 容器間壁傳給被蒸發的溶液。即在間壁式換熱器中進行的傳熱過程。
3、按操作壓力分:
可分為常壓、加壓和減壓(真空)蒸發操作。很顯然,對于熱敏性物料,如抗生素溶液、果汁等應在減壓下進行。而高粘度物料就應采用加壓高溫熱源加熱(如導熱油、熔鹽等)進行蒸發
4、按效數分:
可分為單效與多效蒸發。若蒸發產生的二次蒸汽直接冷凝不再利用,稱為單效蒸發。若將二次蒸汽作為下一效加熱蒸汽,并將多個蒸發器串聯,此蒸發過程即為多效蒸發。
蒸發器和冷凝器的區別是什么?
1.功能不同:蒸發器是將液態制冷劑吸收系統中的熱量轉化為蒸汽,從而產生制冷效果的部件;而冷凝器則是將循環中已經壓縮過的制冷劑氣體釋放出來的熱量散發到周圍環境中,將氣體變成液態,以便進行下一次的循環。
2.位置不同:蒸發器通常位于空調或冰箱等制冷設備中的室內機或是冷藏室的壁掛,而冷凝器則通常位于室外機上方,其目的是利用室外環境溫度低進行散熱。
3.工作原理不同:蒸發器通過傳遞熱量給制冷介質,使其蒸發為氣態,從而降低周圍空氣的溫度;而冷凝器則是通過將蒸發后的氣體和周圍環境進行熱交換,使其變為液態,在這個過程中會把熱量散發出去。
總之,蒸發器和冷凝器在空調、冰箱和其他制冷設備中發揮著不同但重要的作用,二者的區別主要是工作功能、位置以及工作原理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