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的田園詩寫了哪些內容?
其一,陶詩再現了躬耕生活。陶淵明和其他田園詩人的重要區別在于,其他大多寫的是田園風光,而他寫的是實實在在的勞動生活。陶淵明不肯委屈自己的心志,回到農村,靠什么生活呢?只有開荒南野際了。他大量的詩篇都寫到了自己的勞動生活。他的《歸園田居》其三寫到: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描述了他一天的勞動生活。他在另一首詩中,記述了自己一年的耕種收獲,開春理常業,歲功聊可觀。晨出肆微勤,日入負耒還。山中饒霜露,風氣亦先寒。他的詩歌中,處處可見他的躬耕生活。可見,耕種,勞作,是陶公創作的源泉。陶公很了不起,能把勞動當享受。我也種過地,整天握著鋤頭,勞作在望不到邊際的田野,早出晚歸,疲憊至極,倒頭就睡,哪有心思讀書,吟詩。
其二,陶詩描繪了優美的田園風光。在陶公的筆下,每一座山,每一道水,每一棵樹,村莊,老屋,東籬,都染上一層寧靜,美好,詩意的色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不經意間,便吟出了千古名句。在日常生活中,展現了農村醉人的風光。一個淡看權利,地位,財富,榮譽,心境悠然閑適的詩人形象,呼之欲出。還有諸多詩句,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都描畫了農村特有的風光。
其三,陶詩展現了自己的讀書寫作生活。陶淵明少有才學,博覽群書,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難能可貴的是,在家耕種仍堅持讀書,寫作。躬耕,讀書,寫作,儼然成為他生活的三步曲。他在移居中寫到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在讀山海經中寫到,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這些都寫了讀書生活。
其四,陶詩表現了農村純樸的人情之美。沒有裝腔作勢,沒有矯揉造作,沒有官場尊卑。大家率性,質樸的在一起快快樂樂喝酒。在《桃花源記》中,詩人已寫出了這種純樸,敦厚的風俗之美,你看,漁人進入桃花源,全村的人都殺雞,作食,好酒好菜招待,這多好。陶淵明在雜詩中寫到,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后四句,是勉勵珍惜時光的,時間寶貴呀,我們可要珍惜親情,友情,鄰里之情,和和睦睦的生活。詩人還寫到,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詩人已經在純樸自然的風土人情中領略了人生的真正意義。
陶淵明是哪個朝代的?
陶淵明是東晉潯陽柴桑人,名陶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謚號靖節先生,入劉宋后改名潛。是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
關鍵詞: 陶淵明的田園詩 田園詩寫了什么陶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