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大家更喜歡去銀行定存?
【1】收益的保證性
毫無疑問,銀行的定期存款是一個保證收益的產品。對應的,銀行理財,不論是什么產品,都是不保證收益的。
銀行理財早已經打破剛兌了。所以,你買銀行理財,收益4-5%,并不一定是最終拿到手的收益,而2-3%的定期存款,卻是保證的。有一部分投資者,對于收益的保證性看得更重,那很明顯就更適合銀行的定期存款了。
【2】資金的流動性
流動性是定期存款的一大優勢。除了貨幣基金以外,大部分銀行理財,是不具備流動性的,大多是定期產品,到期才能贖回。這就表示一旦發生需要用錢的情況,沒法快速變現,只能干瞪眼。定期存款雖說轉活期會損失利息,但可以保證急用錢的時候可以用。
理財產品想要彌補這個缺憾,就只能通過分批購買,或者產品投資周期縮短來解決,但也會一定程度地影響收益。所以,流動性上,存款可以說是完勝。
【3】潛在的風險性
在這一點上,銀行理財也是完敗。雖說出問題的銀行理財是極個別的存在,但給帶來的損失也是很慘重的。尤其是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出現風險危機也是非常正常的,資產管理端并非銀行。當然,銀行的產品也要去分類,有一些根本不是理財,而是基金、保險、衍生品交易。這些產品,即便有展示基準收益,意義也不大,因為收益是浮動的。
總結下來,銀行理財和銀行定存比,平均收益確實高那么一點,但流動性、安全性都要差一些,還有可能帶一些風險。加上最近幾年比較風靡的大額存單,20萬的門檻,收益一度高達4.8%以上,堪比銀行理財收益。這也變相地吸引了很多原本的銀行理財用戶,轉向了銀行存款。當然,這并不代表銀行理財越來越不受歡迎,很多追求更高收益的投資者,還是比較熱衷于銀行理財的。
定期存款非本人能取嗎?
定期存款非本人也是可以取得,但是得分以下兩種情況分析...
定期存款到期,這種情況下非本人取款比較簡單,提供存款人的身份證以及存款到期憑證,代領人的身份證件以及密碼就可以取款;
提前支取需要攜帶上存款人的委托證明,或提前致電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