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經理人指數怎么算?
采購經理人指數是由以下五個指標組成的綜合加權指數:新訂單指數、生產指數、供應商交貨指數、庫存指數和就業指數,加權指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顯示出變化的趨勢和程度。這樣,我們就可以得到每個企業在各個方面的上升、下降和不變的結果。在計算出各個方面結果不同的企業所占的比例后,就可以得到這五個方面的擴散指數,擴散指數計算公式如下:
上升百分比-下降百分比+(恒定百分比)=擴散指數
中國采購經理人指數由國家統計局、中國物流和采購聯合會共同完成。它是一個領先的指標,可以快速、及時地反映市場動態,制造業PMI指數超過50%,反映制造業經濟整體擴張;低于50%,通常反映制造業經濟整體下滑。
采購經理人指數有什么優勢?
1.及時性
采購經理人指數被經濟學家和金融分析師廣泛使用的原因之一是它的高時效性。首先,由于工作性質,參與數據調查的采購經理人可以第一時間獲得公司當月業績的真實數據。其次,ISM會在下月第一個工作日發布當月指數。一般來說,它的數據至少會比政府的相關經濟數據提前兩周發布。
2.準確性
美國商務部研究了采購經理人指數和制造業發展趨勢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一般來說,當采購經理人指數大于50%時,表明制造業經濟的擴張和發展;當低于50%時,表明制造業經濟衰退,50%是衡量制造業是在擴張還是陷入衰退的臨界點,當PMI在一段時間內繼續高于42.8%時,說明GDP擴張;而當PMI持續低于42.8%一段時間,則預示著GDP的下降。
此外,對PMI與道瓊斯指數和標準普爾指數關系的研究表明,在沒有明顯通脹威脅的情況下,PMI與道瓊斯指數的一致性達到80.9%,PMI與標準普爾指數的一致性達到68.7%,PMI如此準確的原因可以歸結為:
1)合理的數據抽樣方法。調查樣本,即商業調查委員會,由ISM仔細控制,以確保它代表制造業的整體結構,委員會成員來自各行各業,各行各業委員會成員的比例根據各行業對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來確定,行業分類按照美國行業分類標準進行,分為20個行業,同時,調查樣本也非常重視參與調查的成員在區域分布上的分散性,以避免參與調查的成員過渡到同一區域的集中。
2)季節調整系數的應用。季節性調整是為了從數據中消除每年重復事件的影響,如天氣變化、夏季工廠停工、法定節假日等類似因素,從而修正相鄰月份對比時的偏差,使獲得的PMI更加準確可靠。
3.簡易性
PMI受歡迎的另一個原因是,相對于公布后經常修訂的官方經濟數據,經濟學家和金融分析師更容易通過使用PMI來識別經濟發展趨勢,原因是PMI調查中過濾了瑣碎的干擾因素,使得趨勢出現。同時各大公司都參與了數據調查,使得獲得的數據具有代表性。
當然,PMI也有一些缺陷。比如PMI是一個擴散系數,它的值超過50%只是意味著提交正面報告的管理者數量大于提交負面報告的管理者數量。然而,PMI因其時效性和卓越的經濟預測能力而受到廣泛關注。
關鍵詞: 采購經理人指數是怎么計算的 采購經理人指數有什么優勢 采購經理人指數的優勢有哪些 如何看采購經理指數高低 采購經理人指數是什么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