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1、炒黃芩有治療人體濕溫發熱、胸悶、口渴不欲飲以及濕熱瀉痢、黃疸等等病癥的功效與作用。其中對治療濕溫發熱,炒黃芩可與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應用;而對治療濕熱瀉痢、腹痛等,炒黃芩可與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
2、炒黃芩有治療機體熱病高熱煩渴,或肺熱咳嗽,或熱盛迫血外溢以及熱毒瘡瘍等等病癥的功效與作用。其中炒黃芩在治療熱病高熱的時候,一般常與黃連、梔子等配伍;治肺熱咳嗽時,可與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熱妄行時,可與生地、牡丹皮、側柏葉等同用;而在治療熱毒瘡瘍時,可與金銀花、連翹等藥同用。
黃芩(拉丁學名: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別稱:山茶根)是唇形科黃芩屬植物。其主要分布于中國、俄羅斯東西伯利亞、蒙古、朝鮮、日本。
黃芩肉質根莖肥厚,葉堅紙質,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總狀花序在莖及枝上頂生,花冠紫、紫紅至藍色,花絲扁平,花柱細長,花盤環狀;子房褐色;小堅果卵球形。其野生于山頂、山坡、林緣、路旁等向陽較干燥的地方,喜溫暖,耐嚴寒,耐旱怕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