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一般是上呼吸道或者腸道病毒轉移到心肌組織,引起心肌全身損傷,患者可能出現胸悶、喘氣、心慌、呼吸困難等癥狀。心電圖檢查會出現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為主。而心臟超聲的檢查提示心肌彌漫性運動減低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數降低,提示患者存在收縮功能障礙。而心肌標志物提示各種指標的增高,最典型、最具有診斷價值的是肌鈣蛋白,這個指標主要來自心肌組織,當肌鈣蛋白增高時結合上述的癥狀、相關病史信息即可確診為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提示自愈性,90%以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屬于輕癥,主要在開始時進行積極對癥支持治療,讓心臟得到足夠的休息。很多患者基本預后都較好,只有極少數患者可能發展成為重癥心肌炎,導致心功能永久性下降以及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這對患者長期生活質量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但部分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如果不加以控制后期可能會發展為擴張型心肌病,主要表現為左心室不明原因擴張,而且伴隨著心功能下降、惡性心律失常,這部分患者預后非常差,可能只有通過心臟移植來解決。
病毒性心肌炎由什么病毒引起
病毒性心肌炎常在季節變化時發生,常由柯薩奇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細胞病毒、流感病毒、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發病前1-4周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隨之出現心悸、胸悶、氣短、乏力等表現,檢查發現病毒抗體滴度升高、心電圖ST-T改變、心肌壞死標記物增高。
關鍵詞: 病毒性心肌炎怎么得的 病毒性心肌炎是什么意思 病毒性心肌炎是心臟病嗎 病毒性心肌炎是什么病 病毒性心肌炎是哪一章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