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后,我國經濟增速回落,國家為了應對這種情況也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4萬億投資就是我們所實行的措施同城,那么4萬億投資的錢從哪來?4萬億投資計劃投資有什么影響?
4萬億投資的錢從哪來
政府4萬億投資的細節
赤字、國債、貸款、債券
《關于對4萬億元投資的說明》提出的4萬億投資的內涵,即從2008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底,中央計劃通過增加中央財政資金投資、災后重建投資中央基礎設施投資、中央政府其他公共投資安排1.18萬億投資,加上地方配套和社會投入,形成4萬億投資規模。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為了彌補財政收入減少和支出增加形成的缺口,計劃安排中央財政赤字7500億元,比上年增加5700億元。同時,國務院同意在當地發行2000億元債券,由財政部省預算管理局發行。”
中國發改委,財政部,銀行和銀監會討論了一個具體的方法來發行一些相對長期和相對低利率的政策性貸款,這些貸款將作為項目資金來充實3萬億元的配套設施。
總結:中央政府提供了1.18萬億,資金又提供了3萬億,實際刺激政策中,加上地方財政支持,銀行信貸,企業賬單等。流向市場的資金可能超過4萬億元。
4萬億投資計劃投資影響有什么
首先,它在刺激全社會投資和穩定經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按照中央的總體要求,各部門加快完善和落實中央投資項目政策、組織、監管三大保障體系,加快項目建設。在中央擴大投資政策的推動下,全社會投資增長勢頭強勁,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國家鼓勵和支持對農業、教育、衛生、社保、文化等民生項目的投資。
二是進一步加強“三農”和改善民生。
加強農村民生工程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支持農村飲水安全、農村沼氣、農村公路、農村電網改造、農村危房改造等項目,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在今年的四批投資中,中部民生項目投資中占50%以上。
三是積極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轉變發展方式。
堅持把加快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作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主要方向。中央投資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例如,安排中央投資200億元支持重點產業調整振興,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企業技術改造步伐明顯加快,重大裝備自主化積極推進。為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一批產業高新技術項目已經啟動。
第四,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汶川災后恢復重建積極有序進行。
著力緩解基礎設施瓶頸,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增強長遠發展后勁。南光鐵路、武廣鐵路、哈大鐵路、桂光鐵路等一批重大鐵路項目加快建設,里程近1500公里。近1500個大中型水利工程基本建成。堅持以人為本、統籌規劃、尊重自然、科學重建的原則,加快汶川震后重建,進一步提高區域經濟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