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養基”的大浪潮下,廣大理財小白們對基金越來越感興趣,忍不住想要試試,但在選基金的時候卻很迷茫,什么都不懂,又害怕做韭菜,真是感到左右為難。
那么,好基金到底是怎么選出來的呢?
篩選基金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用到很多指標,比如在篩選基金的時候,要看最大回撤率、基金過往業績、基金經理情況等等。
我們先來看最大回撤率。
最大回撤率指的是在選定周期內任一歷史時點往后推,產品凈值走到最低點時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
比如從凈值 1.0 回落到 0.8,就是20% 的回撤;而歷史上出現過的最大凈值落差,就是最大回撤率。
最大回撤率代表著投資者可能面臨的的最大虧損,是一個重要的風險指標。通過查看一只基金的最大回撤率,可以大致了解到投資后所要承擔的風險有多大,自己能否承擔這么大的風險。假設一只基金的最大回撤率是20%,那么在買入這只基金之前要想想自己能否經得住20%的投資虧損,如果承擔不了就果斷放棄。
我們再來看基金過往業績。
基金過往業績能夠展示出該只基金過往的收益情況,越是優質的基金,過往收益往往越好。
目前,基金銷售平臺會為投資人展示出一只基金從短期到長期的過往業績,比如近一個月、三個月、一年、三年、五年的收益情況。
在用基金過往業績來篩選基金的時候,我們一般參考長期的投資收益,比如三年或者五年,因為只有能夠長期保持良好業績的基金,才能夠被證明是優秀的。如果統計期限中包含了一輪牛熊市,那么就更具有參考價值了。
當然,基金過往業績只能作為選擇基金時的一項參考指標,因為它只能代表基金過往的收益情況,無法代表未來收益的好壞。
最后,再為大家說一說怎么通過基金經理來篩選基金。
基金經理是一只基金的核心,直接決定著一只基金未來的收益。基金經理的專業程度、投資風格、任職時間、投資經驗、管理規模等等,都是在篩選基金時需要研究的。
一般來說,我們優先選擇那些投資經驗足、投資風格穩健、管理規模適中的基金經理。對于那些剛剛才開始管理基金,沒有經歷過市場考驗,投資風格又十分激進的基金經理,投資人還是盡量不要選擇為好。因此,大家在篩選基金時,一定要仔細閱讀基金經理的詳細情況。
以上這些就是篩選基金時需要掌握的最常用的三個指標,還有基金估值高低、基金收益排名、夏普比例等等很多重要指標,只有真正掌握了這些指標,才能夠選出好的基金。想要了解更多基金知識,請點擊學習下方課程。
基金漲跌幅怎么看?
1、如果看場內基金當日的漲跌,可以直接看場內基金的K線走勢,紅K線表示上漲,綠K線表示下跌;
2、如果看場外基金,則可以根據場外基金跟蹤的標的指數、標的股來判斷。
關鍵詞: 如何選擇基金基金漲跌幅怎么看 基金怎么看漲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