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市經信委消息稱,去年全市共生產智能工業機器人3288套,同比增長10.3%,產值規模達300億元,預計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800億元。
記者在兩江新區水土園區重慶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華數”)生產線看到,多臺機器人抓起圓形鐵餅,完成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閃轉騰挪后,達到指定位置將鐵餅穩穩放下。
“這是我們今年新研發的智能機器人,主要用于搬運、焊接等工序。”重慶華數常務副總經理王旭麗稱,目前企業已經完成從150—210公斤的國產重載機器人研制,可在機器加工、建筑搬運等領域廣泛應用,填補了國產機器人在重載領域的技術空白。
“堅持創新驅動自主研發,是‘重慶造’機器人產業發展的亮點。”市經信委相關人士表示,我市多家機器人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創新,攻克了機器人核心技術300多項,研發出焊接、噴涂、裝配等多個系列共100多種規格的智能工業機器人產品,包括重慶華數生產的六軸工業機器人、魯班機器人生產的醫用紅外檢測機器人、七騰機器人生產的液壓四足機器人等,都在國內機器人銷售市場名列前茅。
目前,全市已經形成集研發、整機制造等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在北碚、永川等區域集聚機器人企業和研發機構300多家,智能工業機器人產業集群已基本成形。
預計到2025年,全市智能工業機器人產業銷售收入將突破800億元,形成一批具有共生、互生、再生、富有活力和可持續發展的機器人產業新業態,計劃建成國內一流機器人應用示范基地和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記者 夏元 實習生 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