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集集團旗下中集天達控股有限公司(簡稱為“中集天達”)研制的無人駕駛智能登機橋,首次在成都天府機場順利完成與四川航空飛機的對接測試,標志著全國首臺無人駕駛登機橋已初步具備對接航班進行保障服務的條件。
飛機落地后,人們總會看到一臺或多臺長達10多米至40多米的登機橋在駕駛員的操作下緩慢靠近并精準對接飛機艙門,以迎接踏上目的地的旅客們。每座登機橋的內部,都有“駕駛員”現場操控。隨著技術的進步,這個駕駛位有可能成為歷史。
這是繼中集天達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成功實現全球無人駕駛登機橋正式投入商業運營后,在國內大型樞紐機場接受的又一次實地檢驗。
2019年9月25日,荷蘭阿姆斯特丹史基蒲機場見證了中集天達無人駕駛登機橋與飛機成功對接的歷史時刻。隨后,首批無人駕駛登機橋陸續在該機場得到使用,進一步實現了無人駕駛技術從概念驗證到現實場景的應用。
截至目前,無人駕駛登機橋在史基蒲機場已連續3年保持無故障運行的航班保障記錄。
無人駕駛技術在機場旅客登機橋此類大型設備上的應用在業內尚屬首次。該項技術的應用將大幅提升機場大型設備的操作安全性,為航班準點率和停站坪位周轉效率提供有力保障,降低機場地勤人員的工作強度,以及優化機場運營成本。
據了解,采用無人駕駛技術的登機橋,值守人員只需在系統中設置好程序,遠程按執行鍵,登機橋就能自動與飛機艙門實現安全快速精準對接。
基于深度學習的高效人工智能算法,結合高精度傳感器和執行器件,以及高性能邊緣計算模塊構成的硬件架構,使得登機橋在自動駕駛狀態下的接機時間不超過1分鐘,而人工操作下通常需要耗時3分鐘。
中集天達董事總經理鄭祖華表示:“無人駕駛智能登機橋是智能技術在我國民航領域的創新應用。此次成功測試將為該項技術在業內的應用前景起到示范性標桿作用。”
在民航局鼓勵新技術“先用先試”的政策保障下,中集天達推出了以無人駕駛登機橋為代表的一系列智能裝備和解決方案,旨在大幅降低登機橋使用過程中的運行風險、提升旅客出行感受、促進民航生產提質增效,致力于提升民航機場智慧化保障和運營效率。(記者 陳發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