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深圳市雄韜電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雄韜氫瑞對外推出自主研發的W1.0金屬板電堆新品。這個外形尺寸與一臺電腦機箱類似的電堆峰值體積功率密度達到5.4千瓦/升,2.4秒內就能完成怠速功率到額定功率的加載。
這是深圳氫能企業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方面的最新研發成果。
氫燃料電池指的是氫通過與氧的化學反應而產生電能的裝置。如果把燃料電池系統比作人體,電堆就是燃料電池的“心臟”,是燃料電池對外功率輸出的核心,有著極高的技術壁壘。
據介紹,本次亮相的金屬板電堆新品花費了一年多的研發時間。從正式立項到技術路線敲定,技術人員沒有選擇國內大部分的雙極板模式,而是直接挑戰了單電池模式。
“它針對乘用車的場景進行研發,還能夠為商用車、物流車、通信等多個領域提供解決方案。”雄韜股份集團副總裁、雄韜氫瑞總經理陳宏告訴記者,公司在氫能產業鏈上已完成制氫、膜電極、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整車運營等關鍵環節的卡位布局,目前已累計申請“氫燃料電池電堆”“智能化制氫儲氫裝置”等專利達200余項。
氫能是深圳“雙碳”賽道關注和發展的重點,《深圳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中明確將氫能列為新能源產業重點發展方向之一。去年12月發布的《深圳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深圳將形成較為完備的氫能產業發展生態體系,實現氫能商業化應用,氫能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
來源于深圳市氫能與燃料電池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深圳氫能源產業鏈相關企業達121家,基本覆蓋制氫、儲氫、運氫、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系統集成等領域,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氫能創新體系日趨完善。
據了解,深圳在氫能關鍵領域已取得一系列領先的技術成果。其中,電解水制氫轉換效率優于國內同類產品15%,石墨雙極板核心指標國內領先,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電解質占據全球80%市場份額。
在核心關鍵技術上的布局,正不斷推動深圳氫能企業在國內低碳領域嶄露頭角,展示深圳氫能企業的綠色創新力量。
以雄韜股份為例,近年來,該公司已在武漢、上海、廣州、青島、佛山等地投放390輛氫能源車,應用于公交、環保、物流等領域,運行總里程超過1200萬公里,減排二氧化碳總量達2200萬公斤,相當于種植了15萬多棵樹木。(首席記者 王海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