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云計算廠商搶占“東數西算”新商機 新一輪競爭悄然開啟

2021-03-16 10:42:46 來源:中國電子報

今年兩會,“東數西算”是最吸睛的熱詞之一。這一國家新型基建工程的啟動,在整個信息技術領域引起極大關注。三大電信運營商與華為、騰訊、阿里、百度、字節跳動等紛紛官宣了各自布局。多位專家指出,“東數西算”工程預計每年將帶動超千億元規模的云計算相關投資。圍繞“東數西算”所帶動的云基礎設施增量商機,各大云廠商新一輪競爭悄然開啟。

誰將主導新增數據中心建設?

“東數西算”工程落腳點是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建設工程,將帶動部分區域擴大或新增新型數據中心的投資。作為云計算的核心基礎設施,數據中心的優化升級將為云計算的提質發展添磚加瓦。因此,數據中心也成為了運營商與互聯網大廠云計算布局的必爭之地。

當前我國IDC(互聯網數據中心)市場由三大運營商主導。中金公司研報指出,從一體化資源布局來看,三大運營商皆已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四大熱點地區實現大規模算力部署,且已有的IDC重點布局基本覆蓋了“東數西算”中國家樞紐節點的選址和業務定位。

相較之下,互聯網大廠雖然數據中心的數量不及運營商,但勝在“含綠量”和“云能力”上。例如阿里云張北數據中心、騰訊貴安七星數據中心、華為烏蘭察布云數據中心、百度云計算(陽泉)中心、字節跳動懷來官廳湖綠色數據中心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了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發電,并采用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綠色”技術降本增效,在技術創新、綠色低碳、智能應用等多個層面展開了差異化部署。

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在接受《中國電子報》采訪時表示:“作為算力基礎設施和骨干傳輸網絡的提供者,運營商更擅長整體資源調配,在服務政府、央企、國企等客戶方面比較有優勢;而互聯網大廠的技術更先進,商業模式、算力應用更為靈活,更貼近中小企業用戶和個人消費者。”

“‘東數西算’需要解決各算力樞紐數據安全、高效傳輸的問題,運營商在算力樞紐網絡建設和優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賽迪顧問云計算與大數據產業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姚學超在接受《中國電子報》采訪時表示,“另外,推動數據中心算力資源服務化也是‘東數西算’的重點任務之一,新建或改造的數據中心將是云化的數據中心,頭部互聯網云廠商在這方面具有豐富的技術積累和行業經驗。”

“去中心化”成云廠商競爭新焦點?

根據“東數西算”規劃,要在全國建立八大算力樞紐節點,東西部地區各4個樞紐節點,進行大規模的跨域遠程數據傳輸、域內算力資源調度,這讓去中心化云計算成為大廠們云計算話語權之爭的一個新焦點。

去中心化云計算的底層核心技術是區塊鏈,它將數據存儲在大量的個體計算節點上,在擴大存儲規模的同時減少邊際成本,能夠更好地保障數據安全與用戶隱私。這讓云計算的門檻更低,服務更靈活、彈性、低時延,用戶接入云計算也變得更加容易、安全。

實際上,“東數西算”工程從全國角度進行一體化布局,構建了一張龐大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將數據的存儲與計算下沉至各個算力樞紐節點上,以實現對算力資源的更優調度。

“讓用戶的云計算資源靠近數據或者業務的物理位置,可以有效地降低延遲。由多個云服務商提供的公有云、邊緣云、私有云等組成分布式云連續體,實現了算力的優化調度,降低了云服務運營成本。”聯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云計算產品總監宋國歡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說道,“運營商正在積極布局邊緣云和分布式云,也是考慮到去中心化云計算趨勢在‘東數西算’中進一步凸顯出來。”

三大運營商均將云網融合作為重要戰略,而邊緣計算就是云網一體化布局中的關鍵一環。中國移動云能力中心技術部總經理錢嶺曾公開表示,基于云網一體的分布式云是移動云的優勢和未來。移動云基于邊緣云構建的云邊融合、邊邊協同架構,以及網絡架構的升級,將成為其向分布式云架構演進的基石;而分布式云架構和運營商網絡能力的充分融合,將形成移動云云網一體的差異化競爭力。

中國電信新升級的天翼云4.0全面轉向分布式云,推出了高性能操作系統、智能加速卡、彈性裸金屬服務器、超融合一體機與邊緣盒子等一系列的分布式云產品,宣布要在本地節點、邊緣節點、客戶節點、業務現場提供豐富多態的云服務。

中國聯通同樣對聯通云進行了全面升級,重磅推出了包括5G邊緣云在內的七大場景云。基于自研云原生邊緣計算平臺(CUC-MEC),中國聯通已經建設了覆蓋全國的標準化邊緣計算節點,總計1000余個邊緣計算節點,覆蓋全國300多個地市。

互聯網大廠也紛紛從中心化的公有云開始下沉,走向分布式區域云,以此切入去中心化云計算賽道。以阿里云為例,據阿里云資深技術專家李克介紹,阿里云把自研的飛天操作系統作為云計算體系管理中心,基于飛天打造了邊緣操作系統,用來把邊緣上能夠承載中心云的算力下沉,以及端上的算力上移,讓計算發生在最低成本和最佳體驗的節點上。目前已完成國內30多個省份300多個邊緣計算節點的全域覆蓋。

騰訊云也對外公布了分布式云戰略,推出云原生操作系統遨馳Orca。騰訊云計算產品總監肖娜介紹稱,騰訊分布式云最大的特色是把微信生態的終端場景融入其中。基于遨馳,騰訊云還打造了一個分布式云產品矩陣,包括本地專用集群CDC、邊緣可用區TEZ、專用可用區CDZ、云托付物理服務器CHC等多種云產品。

華為云也發布了分布式云全系列產品組合(含智能邊緣小站IES等)、新一代計算實例、云原生服務中心OSC、容器鏡像倉庫SWR、容器洞察引擎CIE、超低時延直播、自由視角、網絡研討會等8大系列新品。華為云基礎服務領域總裁高江海表示:“在擎天架構的加持下,華為云將高效、敏捷、開放的云原生基礎設施,通過分布式云延伸到業務所需位置,讓智能貫穿業務全流程。”

可見,去中心化云計算已獲普遍認同。安邁云首席戰略官于曉暉指出,在Web3.0世界中,基礎設施將迎來重構。預計未來5年里,去中心化云計算的發展速度將超過中心化云計算。華為云云計算架構師韓先超認為,去中心化云計算是對中心化云計算的有效補充,二者并存將成為未來常態。

誰將引領下一個10年?

在云計算上半場,受益于消費互聯網帶來的紅利,互聯網大廠成為了國內云賽道上引領者,阿里云、騰訊云、華為云、百度云這“四朵云”占據了國內云計算市場的大部分份額,甚至僅阿里云一家就幾乎拿下了半壁江山。而產業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則為更多云計算賽道上的角逐者帶來了全新的機會。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運營商有望脫穎而出。

IDC近日發布的《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21第三季度)跟蹤報告》顯示,阿里云、騰訊云、華為云和天翼云的市場份額分別占比39.01%、10.92%、10.74%和8.98%,共同占據了國內公有云計算市場近七成份額。移動云收入同比增速達135%,市場份額排名再進一位至第七名。聯通云市場份額和收入同比增速雙第一,分別達到167.67%和296.35%。

“運營商做‘云’具備三大優勢:一是硬件基座,即遍布全國、立體式布局的云池和網絡;二是服務基座,即幾乎覆蓋所有行政單位的營銷體系和服務隊伍;三是軟件基座,即平臺化運營且與產業深度融合的ICT經驗。”宋國歡指出,“但在數據智能和自研自營的應用生態閉環方面亟須突破。‘東數西算’帶來的最大機遇是5G產業鏈與云計算產業鏈的進一步融合,運營商可借此機會大力推動自身云計算產品的成熟。下一個10年,運營商有可能成為引領云計算發展的‘火車頭’。”

Strategy Analytics無線運營商戰略高級分析師楊光坦言,從國際經驗來看,運營商要做好云這塊業務還是很難的。“運營商雖然手握資源優勢,但軟件和應用的研發能力卻一直是其短板。在這一點上,全球運營商都不例外。歸根到底,還是取決于未來能否做好產品和服務的能力。”

從未來發展方向來看,相較于成熟的公有云市場,私有云市場存在更多想象空間。“公有云是重資產支出、長周期投入、規模效應較強的市場,經過10多年的發展,頭部廠商的先發優勢明顯,市場競爭格局基本穩定。”姚學超指出,“而私有云不同,不同的行業和企業之間差異化較大,私有云市場不易出現類似‘贏者通吃’的局面,云廠商、運營商、系統集成商、硬件廠商以及一些專業的私有云廠商皆可憑借自身優勢參與其中。”

“每一次通信技術的變革必然帶來計算平臺的升級。1G到4G,分別催化了主機、服務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同時誕生了信息化、數字化、電子商務等諸多商業模式;現在中國是世界5G技術的先行者,5G/6G技術也必然讓計算平臺(即新一代云計算平臺)發生巨變,同時會有生態級的商業模式逐步落地,元宇宙初露崢嶸,所以國內云計算市場格局必然在幾年內會被打破。”宋國歡認為。

張毅表示:“對于整個云計算產業而言,‘東數西算’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會,實際上,無論是運營商還是互聯網大廠,都再次站在了同一個起跑線上。未來,嶄新的云生態應該如何構建是一個巨大的考驗,誰能在布局中走到前列,誰就擁有更大的優勢。”(記者 宋婧)

關鍵詞: 云計算廠商 搶占新商機 東數西算 新一輪競爭 悄然開啟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