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量子初創公司Q-CTRL日前宣布其硬件基準測試結果,證明其自主糾錯技術將量子計算算法在實際硬件上的成功率提高了1000倍以上,超過了去年11月報告的25倍。
通過這些非凡的改進,Q-CTRL正在縮小市場上不斷增長的量子計算機的前景與它們交付給終端用戶的實際計算能力之間的性能差距。
Q-CTRL將于3月14日至18日在芝加哥舉行的全球最大的物理會議——APS 3月會議上公布這些演示背后的技術。通過Q-CTRL的技術,包括其旗艦產品Boulder Opal,量子計算研究人員和開發人員可以使用用于硬件穩定、錯誤減少和自動化的底層軟件工具。
目前,大多數量子計算機都非常容易出錯,只能運行最短和最簡單的算法;這一挑戰為向終端用戶提供有用的量子計算帶來了阻礙。
通過其研究活動,Q-CTRL確定了使用人工智能和自動化的途徑,這不僅可以顯著改善困擾孤立量子邏輯元素(量子應用的構建模塊)的錯誤,還可以改善那些僅出現在完整算法執行中的錯誤。
Q-CTRL測量了其軟件工具在真實硬件上執行時如何改進重要的行業指標,包括美國量子經濟發展聯盟 (QED-C) 所追求的算法基準。該團隊表明,他們可以在這些基準測試的成功中實現高達9000倍的改進,并為客戶算法帶來真正的效用收益,例如來自歐洲量子初創公司BEIT的研究人員,他們是Q-CTRL技術的早期用戶。
“BEIT一直在突破量子算法的極限,但在硬件性能方面面臨著與其他所有人相同的障礙。”BEIT首席執行官Paulina Mazurek表示,“我們印象深刻的是,Q-CTRL為我們的研究中開辟了全新的領域,并且使量子優勢更加接近,從而使結果比經典量子算法之一的經典可能更好。在某些情況下,該軟件從根本上改變了硬件,實現了以前的基準測試認為不可能的結果。”
Q-CTRL的結果完全是通過傳統的云訪問商業量子計算機來實現的,不需要對硬件進行特殊訪問。這證明,這些功能可以提供給任何具有互聯網連接并希望從當今的量子計算機中獲得更多成就的用戶。
“我們的基準測試表明,當今的量子計算機內部存在隱藏的性能,可以通過正確的糾錯軟件工具獲得——無需更改硬件,”Q-CTRL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Michael J. Biercuk教授表示,“我們很高興向全球的研究人員、終端用戶和制造商提供這項技術,以加速實現量子優勢,并使現實世界的應用更接近成果。”
Q-CTRL將在APS舉辦一個研討會,將教與會者如何使用其軟件工具(包括Boulder Opal)來改進和自動化他們自己的量子硬件,節省時間并增加他們的研究成果。
此外,該公司還將在會議上進行六場技術講座,涵蓋一系列主題——從使用機器學習到自主改進量子邏輯和算法,再到加速量子計算機上的車輛路線問題等等。
量子計算的計算能力有望在從藥物發現、企業物流到金融等應用中提供變革能力。然而,底層硬件極其不穩定和脆弱,阻礙了這些機器充分發揮其潛力。Q-CTRL專注于提供與硬件無關的糾錯企業軟件,這些軟件將為世界各地的組織提供有用的量子計算。(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