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舉辦人工智能成果發布會暨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發布了電力行業首個基于昇騰生態的AI預訓練模型,以及基于昇騰生態的人工智能全棧國產化示范應用等“電力+人工智能”最新成果。雙方將圍繞數字化轉型、智能電網、新型電力系統、電力通信網、聯合創新5個方面,開啟深度合作。
防塵網、塑料大棚等外飄物一旦纏上供電線路,就會導致跳閘,影響電網運行和電力供應。在過去人工跋山涉水的巡檢時代,由于線路覆蓋廣,很難及時全面監測外飄隱患。而今,在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供電人員透過智能巡檢系統,足不出戶就能“一日盡覽鵬城塔”,實時監測外飄情況。
如此大的轉變,得益于人工智能,它讓巡檢系統有了會看、會記錄分析、會預警的功能。而要讓它更快更好地掌握這些能力,靠的就是“超強大腦”——預訓練模型。
“預訓練模型是人工智能的最新技術高地。在它出現以前,每次人工智能算法開發都需要從零開始構建大量的數據集,成本高、耗時長。而預訓練模型就像人類擁有舉一反三的學習能力一樣,只需先學基礎課程,然后在不同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中觸類旁通、稍加‘深造’即可,無需從大量數據中從頭開始學習。”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信息中心技術專家張云翔介紹說。
據了解,在日常供電工作中,識別任務占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80%以上。為此,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在華為昇騰生態下,打造電力行業首個AI預訓練模型,人工智能算法研發效率提升5倍。同時,識別任務的平均準確率從85%提升到95%,讓排查設備隱患、查找故障等特定任務更高效、更準確、更智能。預訓練模型已應用于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無人機精細化巡檢等12類任務。
目前,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梳理出18項人工智能場景,初步構建了人工智能促進業務變革的數字生態體系。(記者 董思 通訊員 楊晶晶 鄭婕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