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年來,參與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活動人群低齡化趨勢明顯,甚至包含不少在校學生。未成年人參與電信網絡詐騙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和社會和諧穩定造成嚴重影響,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為防止未成年人成為信息網絡詐騙活動的“工具人”,西平縣人民檢察院多措并舉筑牢防線,遏制涉未成年人電信詐騙犯罪。
寬嚴相濟引導回歸正途。嚴格落實刑事訴訟特別程序,重點關注涉罪未成年人更好回歸社會以及再犯預防。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針對網絡不良信息泛濫及網絡成癮特點,對被附條件不起訴未成年人進行有針對性地考察幫教,對被判緩刑涉罪未成年人進行特殊矯治教育,引導涉罪未成年人回歸正途。
法律宣傳筑牢心理防線。結合生動鮮活的案例,針對辦案中發現的涉案集中地區學校開展“菜單式”法治教育,研發《未檢小報》電信網絡犯罪專刊,為網絡犯罪套路“畫像”,教育未成年人正確使用電信網絡工具和相關平臺軟件,自覺抵制網絡誘惑,提高警惕,增強防范網絡犯罪意識。
訴源治理增強防范護盾。與教育部門加強溝通協作,針對辦案中發現的在校未成年人出售、出借銀行卡、手機卡、出租微信號等參與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的問題和電信營業網點在辦理實名制手機卡中暴露出的管理漏洞問題,及時向縣教育局及科工信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全面履職,及時開展校園及周邊環境安全專項整治和系統治理,從源頭上預防成年人參與電信網絡犯罪活動。
家庭教育提升監護效能。會同縣委政法委等八家單位會簽《關于在涉未成年人案件中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的工作規定》,并推動全市首家家庭教育指導中心成立,聘邀5名家庭教育指導師,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座談會及一對一指導6次,包括小明在內的40余名涉案未成年人及其家長接受了家庭教育指導,有效提升家庭教育的“法治含金量”。
下一步,西平縣檢察院將進一步整合相關資源,會同政法機關、政府職能部門、家庭、學校等相關單位,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共同為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長筑起一道牢固防線。(馮占華 劉奕岑)
關鍵詞: ?西平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