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雄安10月21日電 題:雄安多了咖啡館
(資料圖片)
中新社記者 陳林 崔濤
在“未來之城”雄安,咖啡館正在多起來。
10時,位于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里的咖啡館,數位客人正輕聲討論著項目。相隔數米,一位年輕人一邊喝咖啡,一邊敲打著筆記本電腦。
一個多月前,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正式揭牌運營。這家還未來得及起名的咖啡館,主要服務對象是園區人員。約200平方米的面積,擺放著大小不一的沙發,以及綠植、圖書。從窗戶向外看去,旁邊公園秋色正濃。
咖啡館工作人員沈薇,是位年輕的本地姑娘,尚在實習。她可以制作6種口味咖啡,也會根據需要提供白開水、溫水、礦泉水等水飲。她說,園區客人喜歡在這里交流或接待來客。“我們每天僅咖啡就要制作幾十杯,有活動時得近百杯。”
沈薇所言的“活動”,通常是園區主辦的一些信息分享活動。活動背后,常會出現馬振國的身影。
作為園區一名工作人員,盡管34歲的馬振國到雄安尚不足一個月,但他已和同事在這間咖啡館舉辦了“X—PARTY”“英‘雄’匯”等一系列創業分享沙龍活動。
馬振國說,園區年輕人多,他希望在輕松、開放的環境中,加大園區內部企業間及與外部的信息共享。“經常有企業分享科研成果后,當場就有其他企業表達出合作意愿。”
16時,在雄安新區容城縣老城區的一家咖啡館,33歲的老板趙海鷗正在制作咖啡。這是每天他最為忙碌的時間段之一。“店里客流大,外賣訂單也多。”
2020年,趙海鷗在朋友邀約下,第一次來到雄安,走進了這家咖啡館。此前,他在北京等地從事西餐制作。三年后,趙海鷗依然清楚記得初到雄安時的日期、天氣。他說,“因為那一天對我很重要。”
這里一樓是咖啡廳,二、三樓是共享辦公空間。樓上主要是外地來雄安的創業者,“最小的公司只有1個人”。
趙海鷗還記得剛來時,雄安喝咖啡的地方并不多,知名品牌好像只有一家剛開不久的星巴克。近兩年當地咖啡館忽然多了起來,瑞幸、咪咕、庫迪等知名咖啡品牌紛紛入駐。“現在本地也能買到一些時尚的咖啡用具。”
趙海鷗說,店內一杯咖啡售價約在20元至30元人民幣,到這里喝咖啡的客人,有來雄安創業的人,也有本地人。店里有時也會組織分享會、讀書會、相親會。有的客人沒時間在店里喝咖啡,會打包帶走或通過外賣送上門。一次打包幾十杯咖啡的情景,在他看來已不新鮮。
容東片區是雄安新區首個集中建成區。夜幕下,此間一家今年剛開業的連鎖品牌咖啡館前,不時有外賣人員快速進出。一位忙著送咖啡甚至顧不上透露姓名的外賣小哥說,雄安咖啡館多了,他們要送的咖啡訂單也多了。
“從公司走路10分鐘,就有知名品牌的咖啡館。”在雄安工作的央企職工楊翠萍說,咖啡館多起來的背后,是來雄安的年輕人多了,高學歷、高收入的人多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