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用藥安全,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局外人,只有牢記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多方齊心協力才能保證安全用藥,避免用藥危害發生。那么哪些用藥行為是錯誤的?會導致哪些危害?如何才能做到安全合理用藥呢?
(資料圖)
用藥安全,劍指何處?
所謂用藥安全,其實就是要避免因用藥對人們的生命或者是身體健康帶來損害。對于一款合格的藥品,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用藥錯誤:是指藥品在臨床使用及管理全過程中出現的、任何可以防范的用藥疏失,這些疏失可導致患者發生潛在的或直接的損害。
2.藥品不良反應:是指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現的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有害反應。我們常說“是藥三分毒”,藥物的本身屬性決定了我們即使正確的使用了某種藥物,也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我們需要能夠學會正確的及時的識別出這些不良反應并進行相應的處置。
五個關鍵時刻,確保用藥安全
了解了用藥錯誤以及藥物不良反應的定義,那么在用藥過程中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確保用藥安全呢?世界衛生組織給出了答案,即要抓住五個關鍵時刻,確保用藥安全。
時刻一 開始用藥時
藥品名稱和治療作用是什么?
這是我們在拿到一款藥的時候首先要做到的,應該先核對一下藥品的名稱并了解一下這個藥的具體的作用。
用藥風險和可能的不良反應有哪些?
說明書上的不良反應種類繁多,這里建議大家重點關注兩點:一是說明書中標出的“常見不良反應”,方便我們快速察覺發生了不良反應;二是“嚴重的不良反應”,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時需要及時的就醫處置。此外,對于某款藥物需要有哪些重點的關注事項也可以來醫院的用藥咨詢中心來尋求藥師的幫忙。
是否有其他治療方法?
注意要從官方的正規的渠道去了解。
是否將過敏史和其他健康狀況告知醫生?
應該將自己的過敏史還有其他的一些健康狀況告知醫生,這樣醫生在選擇藥品的時候就會規避能夠引起過敏或其他不利情況的藥品。如對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女性,醫生會選擇對胎兒或是乳兒安全性較高的藥品,對于肝腎功能有損害的患者醫生會避免使用對肝或者腎有損害的藥品。
如何儲存?
需要注意儲存溫度,明確是否需要冷藏或室溫保存。常見的藥品如胰島素,在它未開封的時候需要冷藏保存,開始使用后(裝到胰島素筆里)就可以室溫保存;在旅途中有需要冷藏的藥品,建議大家選擇冰塊、冰排、冰袋以冷鏈保存;此外,要特別注意藥品需要放到兒童夠不到的地方,防止兒童誤服。
時刻二 服用藥品時
用藥時間,每次劑量?
一定要確保是用藥時間的正確性。有的藥品可能只需服用一次,需要知道是否存在固定的服藥時間(如早晨、夜晚),還是任何時間服用都可以。例如:糖皮質激素類的藥品建議早上服用,治療睡眠障礙的藥品建議晚上臨睡前服用。此外要特別注意服藥的頻次,如治療骨質疏松的阿侖膦酸鈉,需要每周固定時間早晨空腹服用一次,用一大杯水沖服,從而避免對于食道的刺激。
要保證服用了正確的劑量。不同醫院或科室開出的藥物,在使用前一定要核對使用劑量是否一致。
如何用藥?
在使用藥品時可通過閱讀說明書或咨詢藥師等方法了解藥物的正確使用方法。
進食和飲品是否對所用藥品有影響?
需要特別注意進食和用藥時間,包括空腹服用、用餐同時服用(如二甲雙胍隨餐服用、阿卡波糖需要和前幾口飯一起嚼服)、服用時間不作要求。有些藥品不能和某些飲品一起服用:如移植患者常用的他克莫司避免和西柚汁一起服用。
如果漏服,怎么辦?
盡量避免漏服,一旦出現漏服,不同的藥物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大概的思路是需要根據距離下一次使用時間來決定,切記不能一次補齊兩次的用法(即加倍使用藥物)。例如,阿侖膦酸鈉(每周早上空腹服用一次),若第二天發現漏服時為早上空腹狀態,此時直接補服一次即可,若發現漏服時已經吃過了早餐,那么可在次日早上空腹補服,下一周仍然按照既往的固定用藥時間服藥。
如果出現不良反應,怎么辦?
采取的措施和不良反應的嚴重程度有關,較輕的不良反應可以繼續觀察,若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或是之前的不良反應越來越重,此時需要及時就醫。
時刻三 新增藥品時
確需新增藥品嗎?
明確是因為病情加重、目前治療效果不佳、存在不良反應或是其他原因需要新增藥品,確定是否新增藥品為必須的措施。
是否已告知醫生目前用藥?
告知醫生目前的用藥可以使醫生避免重復開藥、避免選擇和目前使用藥品存在相互作用的藥物。
新增藥品是否與目前用藥有相互作用?
要求患者要在開藥前告知醫生自己目前的用藥情況,遵從醫囑,必要時可咨詢臨床藥師。
如可能有相互作用,怎么辦?
如存在相互作用的藥品為禁忌用藥,或者對藥品的安全性或有效性影響較大,需請醫生替換某一種或某幾種藥品來對疾病進行治療;如相互作用程度較輕,可以進行監測。某些藥物可以通過間隔開使用來避免相互作用。以上處理方式都需要遵從醫囑。
能否正確管理多種藥品?
可采用日記、筆記、鬧鐘等方式記錄各種藥物用法及服用情況。
時刻四 評估用藥時
是否保留了用藥清單?
保留醫生開具的原始處方,建立自己全部藥品的用藥清單,標明所有藥品的使用目的、服用方法、需要服用多久、何時服用等。
每種藥物應該服用多久?
是否仍在服用已不需要的藥品?
醫生或藥師是否定期核對治療用藥?
建議攜帶整理好的用藥清單,讓醫生或是藥學門診藥師進行梳理。
應多久評估一次用藥?
建議遵照醫囑,定期隨訪。
時刻五 停用藥品時
何時停藥?
遵從醫囑,切忌擅自停藥。
是否有藥品不能驟停?
例如糖皮質激素、精神類藥物等需要逐漸減停,一旦驟停可能會出現停藥綜合征。
如果藥品用完了,該怎么辦?
建議向開具處方醫生咨詢是否繼續用藥。
如果因不良反應而停藥,應向哪里報告?
建議首先尋求醫生或藥師的幫助,明確是否為藥物引起不良反應,醫生和藥師可通過填寫藥品不良反應報告上報給藥品不良反應中心。
如何處理多余或過期的藥品?
可以送到藥品的回收點。也可以作為有害垃圾扔進分類垃圾桶。不建議將多余的藥品贈與別人,避免他人用藥風險。
專家:侯文婧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藥師
文字整理:光明網記者 李然
關鍵詞: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