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的區別是什么?
1、成分股數量不同
中證500指數,其成分股500只,上證50指數,其成分股50只,滬深300指數,其成分股300只。
2、成分股選取范圍不同
上證50指數是挑選上海證券交易所中上海證券市場規模大、流動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組成;滬深300指數是由滬深 a股中規模大、流動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 300 只股票組成;中證500指數是由在a股中剔除上證50指數和滬深300指數成份股后、總市值排名靠前的 500 只股票組成。
3、作用不同
中證500指數是放映的滬深中小市值股票的整體狀態;上證50指數反應的是上海市場中對上海市場的波動、走勢影響較大的一批龍頭股的整體狀態;滬深300指數因其成分股范圍較廣,是反映滬深兩個市場整體走勢的“晴雨表”,在一定程度上投資者可以根據滬深300指數,來分析兩市的走勢。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跟蹤這三個指數的基金,當然跟蹤其他指數的基金也很多,而指數基金是比較適合定投的,因為它屬于被動型基金,受基金經理的影響較小,而且波動性較大,定投能可以更好的平攤持倉成本,分散風險,并且指數基金透明度較高,不用擔心風格漂移的情況。
當然挑選基金也不是一件比較容易的事,需要根據基金的多項指標進行判斷,包括業績、基金經理情況、風險指標等,從中選擇優質的基金去投資。
滬深300是大盤股還是小盤股?
大盤股、中盤股和小盤股通過市值來區分,大盤股流通市值一般在500億及以上,中盤股流通市值一般在100億-500億之間,小盤股流通市值一般在100億及以下。
大盤股抗跌性更好,穩定性較強,股價彈性小,一般藍籌白馬股都是大盤股。中盤股抗跌性和穩定性弱于大盤股,強于小盤股,股價彈性小于小盤股,大于大盤股,大多數成長股為中盤股。小盤股抗跌性較差,穩定性較弱,股價彈性較大,小盤股容易受到游資的青睞。
根據大盤股、中盤股以及小盤股的特性來看,大盤股適合進行長期配置,適合價值投資的投資者,中盤股適合追求高收益的投資者,小盤股適合短期炒作的投資者,價值投資者不適合參與小盤股。
滬深300是最具有全市場代表性的指數之一,代表了大盤股,成長和價值較為均衡。 中證500是市值排名在滬深300之后的500個股票組成,代表了中小盤股; 中證1000是市值排在中證500之后的1000個股票組成,代表小盤股;
關鍵詞: 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 滬深300是大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