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回購是什么意思?
逆回購是中國人民銀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并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屬于央行向市場上投放流動性的操作。交易涉及到投資者、借款方及銀行結算機構。投資者把錢貸給借款方,借款方用債券做抵押,結算公司作為第三方進行監督、管控的行為。通過逆回購,可以向市場注入資金,調整市場資金流動性。市面上比較常見的為7天、14天的產品。根據不同的操作期限,設置的中標利率也有差異
逆回購是利空還是利好?
開展逆回購利好;回籠逆回購利空。
如果央行開展逆回購,意味著央行將資金借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用債券作為抵押。當商業銀行借到錢后,就有多余的資金給企業放款,因此就增加了市場的流動性,對股市來說是利好的。如果央行收回逆回購,意味著逆回購到期,央行將資金收回,商業銀行將債券取回,此時就會減少市場上的流動性,對股市有一定的利空。
但是,由于央行開展逆回購主要解決實體企業流動性的問題,加上很多時候是實時短期逆回購,所以對股市的影響并不大。
mlf和逆回購有什么區別?
操作方式不同:逆回購雖然本質上也是一種質押貸款,但是通過“先買后賣”來完成的,即先買入有價證券,到期后再將其賣出;
期限不同:逆回購一般以三天、七天、十四天居多,而MLF的期限一般在3-6個月。
作用不同:逆回購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流動性,而MLF還有調節利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