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申購時間是什么
根據目前新股上市的規則,通常情況下新股申購完成后,一般過8-14天(自然日)上市交易,中芯國際進行申購的時間是7月7日,那么根據計算可得中芯國際上市時間可能會在7月15日-7月22日。當然新股中簽之后也會出現延遲上市的情況,但是一般不會超過14天的樣子。在新股中簽之后,投資者只需要保證賬戶當中有足夠的申購資金就可以了,接下來就是耐心等待中芯國際正式上市交易吧。目前中芯國際上市時間已確定為7月16日,具體能夠首日上漲多少,等待明天見分曉。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晶圓代工模式誕生以來,晶圓代工市場經過 30 多年發展,已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環節。根據 IC Insights 統計,2018 年,全球晶圓代工行業市場規模為 576 億美元,較 2017 年的 548 億美元增長 5.11%, 2013 年至 2018 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9.73%。通過與無晶圓廠設計公司等客戶形成共生關系,晶圓代工企業能在第一時間受益于新興應用的增長紅利。
中芯國際主營業務行業面臨的機遇
(1)新應用推動市場需求持續旺盛
集成電路行業雖然呈現周期性波動的特性,但整體增長趨勢并未發生變化,每次技術變革持續帶動行業增長。隨著消費電子產品向智能化、輕薄化、便攜化的方向發展,新的智能終端產品層出不窮,使得集成電路產業的市場前景越來越廣闊。以物聯網為代表的新需求所帶動的如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應用的興起,逐漸成為集成電路行業新一代技術變革動力。
集成電路下游應用領域的不斷延展帶動了市場需求的持續旺盛。同時,伴隨著全球的集成電路巨頭不斷加大資本性投資力度,集成電路行業的景氣度有望保持上升趨勢,有利于集成電路制造企業發展壯大。
(2)技術水平逐漸提高
近年來,中國集成電路市場的迅速發展推動了中國集成電路領域的產業進步與技術革新。隨著應用領域的分化,中國大陸在集成電路制造領域技術水平不斷取得突破,在先進與特色工藝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中國大陸集成電路制造技術與國際領先技術的差距越來越小,為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實現跨越發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3)集成電路產線愈加昂貴加劇頭部企業集中趨勢
在摩爾定律的推動下,元器件集成度的大幅提高要求集成電路線寬不斷縮小,導致生產技術與制造工序愈為復雜,制造成本呈指數級上升趨勢。當技術節點向 5 納米甚至更小的方向升級時,普通光刻機受其波長的限制,其精度已無法滿足工藝要求。因此,集成電路的制造需要采用昂貴的極紫外光刻機,或采用多重模板工藝,重復多次薄膜沉積和刻蝕工序以實現更小的線寬,使得薄膜沉積和刻蝕次數顯著增加,意味著集成電路制造企業需要投入更多且更先進的光刻機、刻蝕設備和薄膜沉積設備等,造成巨額的設備投入。
根據 IBS 統計,隨著技術節點的不斷縮小,集成電路制造的設備投入呈大幅上升的趨勢。以 5 納米技術節點為例,其投資成本高達數百億美元,是 14 納米的兩倍以上,28 納米的四倍左右。
巨額的設備投入只有具備一定規模的頭部集成電路制造廠商可以負擔,其進一步加劇了集成電路制造行業向頭部集中的趨勢,為頭部集成電路制造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機遇。
了解過中芯國際上市時間的相關內容,我們來看看新股的漲停知識。
新股上市首日漲停規則簡介
目前實行的關于新股上市首日漲跌幅的限制是在2014年1月1日后實行的,股價最高漲幅為發行價44%。
根據上交所規定,新股上市首日集合競價進行申報的價格有效區間是:下不得低于發行價格的80%,上不能高于發行價120%;在連續競價進行申報有效價格區間是:下不得低于發行價格64%,上不能高于發行價格的144%。這就是對于新股上市首日漲跌幅限制的具體內容。同時還做出了其他的規定:在盤中價格首次漲跌幅達到10%的時候,出現臨時停牌30分鐘,首次漲跌幅達到20%的時候,停牌當日的下午2點55分。
和上交所不同的是,深交所在首日收盤的時候,不是集合競價而是集合定價,以下午2點57分成交價為定價,根據時間來對于申報進行一次性的集中交易。在新股首次漲跌幅達到10%,停牌30分鐘;達到20%的時候,停牌到到當日下午2點57分。
科創板新股上市的前五個交易日是沒有漲跌幅限制的,但交易所設置了新股上市前5日的盤中臨時停牌機制,即在盤中成交價格較當日開盤價首次上漲或下跌達到30%、60%時,分別停牌10分鐘。中芯國際首日漲停規則符合這一規定。
以上就是關于中芯國際上市時間的全部內容,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