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白象舞是什么舞蹈
傣族白象舞是云南耿馬自治縣傣族群眾盛行跳的一種民間舞蹈,也是耿馬特有的舞種,每年傣族潑水節等重大節慶都要跳傣族白象舞。曾先后參加省市藝術節匯演,受到省內外觀眾一致好評。白象舞屬雙人擬獸舞,十分講究舞方之間的默契配合。該舞蹈步伐穩健、有力。舞蹈基本動作有:“原蹈步”、“前后跳”、“左右跳”、“鼻走”等。經過民間藝人長期不斷改進,傣族白象舞已經成了一整套基本舞步,表演者借助白象道具模仿大象動作,把笨拙的大象表現得活潑可愛、步伐穩健、韻律十足。
傣族白象舞相關傳說故事
相傳,古時有個國王叫樸善宰,生下王子依生達納時,宮中大象亦生一頭小白象,國家從此人壽年豐。王子成人,見某鄰國蒙災,便慷慨賜象,使之振興富強。國王震怒,將王子逐入山林。傣家民眾請求國王接回王子,鄰國聞訊也送回白象。其時,天 空普降米花、蠟條,傾刻皆化為金銀,人們不禁歡騰起舞。此后,傣家每逢喜事便舞“白象”慶賀。“白象”如真象大小,用竹、木扎身架,以白布貼棉為皮,頭、耳、鼻均可活動,頭置九面圓鏡,身綴各種圖的銀飾,背架孔雀鞍(鞍飾孔雀頭、翅、羽),馱一座五彩八角亭。表演時,兩精壯小伙腳套白布所做象腿,鉆進象腹,托著象身,和著鼓點,時而躍騰,時而甸旬,時而旋轉,時而疾奔。一老爹牽引象鼻開道,三小女跳 象腳鼓舞相陪,一大媽著白上衣尾隨,連呼“水!水!” (傣語“好!好!”),不時向空中拋撒潔白的紙花。整個 舞蹈象征白象給人間帶來吉祥。
關鍵詞: 傣族白象舞相關知識介紹 傣族白象舞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