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資體制改革是什么?
投融資體制是指投融資活動的組織形式、投融資方式和管理方法。主要內容包括投融資主體的確定、投融資決策體系、投融資的實施和運行、資金,投融資收益分配結構、投融資監管體系和監管方式等。投融資體制改革就是對企業這一活動的改革。
投融資體制改革的特點?
我國金融投融資體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我國目前的投融資體制可以分為三部分:政府投融資、政策性投融資、市場投融資。政府的投融資是純政府性的,政策性的投融資是半政府行為。市場投融資是一種商業銀行,非金融機構和一般公眾的行為,而且是一種常見的商業行為。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方向是規范政府投融資和政策性投融資,強化市場投融資,變政府為普通大眾的投融資主體,確立一般企業和居民在投融資領域的基礎主體地位,建立投融資領域的市場機構,最終使投融資通過市場。
政府投融資
政府投融資與政府支出有關。作為財政政策的一部分,政府投資的資金可以來自預算收入,也可以從市場上籌集,要符合市場規律,與貨幣政策相配合。
政策性投融資
適當收縮政策性投資規模。目前政策投入規模過大政策性融資逐步市場化。目前,政策性融資還沒有走向市場,主要是通過攤派和發行政策性金融債券來解決資金來源問題。有些情況下,如資金的來源,主要依靠銀行,中央的基礎貨幣,兩者是直接聯系的。未來應切斷政策性融資與中央銀行基礎貨幣的直接聯系,依靠市場籌集資金,使之市場化。
市場投融資
投融資體制改革最終將使市場投融資成為投融資體系的主體。在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的前提下,實物投資的收益約束實物投資的量,實物投資的量約束金融融資的量。金融融資和金融投資通過金融市場實現平衡。因此,投融資領域市場化改革的方向是培育多元化的參與者,建立市場參與者的利益約束機構,建立市場競爭機構。一個完整的投融資流程包括財務投融資和項目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