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密繁盛的熱帶雨林,因充沛的雨水和肥沃的土壤,灌溉出遮云蔽日的參天樹、郁郁蔥蔥的大樹和密集的喬木,而它們不僅是地球上穩定性最高的生態系統,更孕育了豐富的資源。
深圳也有一片企業“熱帶雨林”。
在今年相繼公布的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和深圳500強企業榜單中,上榜的深企或創下數量新高,或營收增量明顯,或蘊藏巨大發展潛力。
世界500強深企占10家
今年端午,產自深圳南澳的一條條巴掌長、圓滾滾的海膽粽,從深圳乘坐順豐“專機”,將鮮美帶到了全國各地。
據統計,預計到2024年,我國粽子市場將增長到102.91億元。這道來自深圳的美味,要順利殺入百億市場,全靠一個“鮮”字。而為海膽粽保鮮的,正是來自深圳的順豐速運。
深圳粽子飛速到達全國各地,為它們提供物流專機的順豐,也以321.203億美元的總營收,首次進入“世界500強”。
8月3日,財富發布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其中,深圳有10家企業上榜,較去年增加兩家。
世界500強企業數量從1增長到兩位數,深圳用了14年。
2008年,平安成為深圳第一家上榜世界500強的企業。扎根于此,平安從國內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進階為融保險、銀行、投資三大主營業務為一體、核心金融與互聯網金融業務并行發展的金融生活服務集團。今年的榜單中,平安以1996.294億美元營收,位居第25位,更是深圳上榜企業之首。
除平安外,深圳此次上榜的企業還有正威(第76位)、華為(第96位)、騰訊(第121位)、招商銀行(第174位)、萬科(第178位)、中國電子(第324位)、深投控(第372位)、比亞迪(第436位)、順豐(第441位)。
是參天大樹,也是“頭雁”。在深圳多年培育形成的“雁陣型”企業梯隊中,世界500強企業們不僅自身穩步增長,更發揮了帶動作用。
為南澳海膽粽護航遠行的順豐專機,正是一個縮影。
此外,以華為、騰訊等為代表的龍頭企業發力數字經濟,從制造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醫院的遠程會診和高效管理,到大巴的智慧調度,再到云游長城、穿越故宮,他們的數字化技術,已為衣食住行帶來了巨大改變。
優化營商環境 做強總部經濟
一個月前,一艘“網信之帆”在深圳華強北起航。來自全國20家網信領域的中小企業創始人齊聚,加入“智方舟生態加速營”,圍繞技術、管理和投融資等問題展開培訓。活動上,中國電子集團規劃科技部副主任鄧子畏表示,此次參加的企業都是“準獨角獸”。
此次活動由中電智方舟舉辦,這家屬于中國電子集團的成員企業,落戶深圳華強北,目前已孵化出大象機器人、深流微等明星企業。
與這家央企的淵源遠不止于此。2021年12月,中國電子集團總部正式遷駐深圳。官網公開信息顯示,中國電子集團的主營業務以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為主,兼具計算機CPU和操作系統關鍵核心技術。
截至2020年底,中國電子擁有26家二級企業、15家上市公司,已連續10年躋身《財富》世界500強。今年的榜單中,中國電子首次以深企身份入選。
業內將此次遷駐形容為實力骨干央企和信息產業重鎮的“強強聯手”。據統計,2021年,深圳電子信息產業規模已經提升到全國五分之一,全球十分之一,成為引領深圳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產業基礎雄厚,創新動能澎湃,營商環境優越……深圳的總部經濟已蔚然成勢。據市發改委統計,截至2021年底,深圳擁有市級認定總部企業300家、跨國企業35家、本土世界500強企業8家、中國500強企業32家、中國民營500強企業28家、上市企業369家。
中國500強深企重研發
近一年來,總部位于深圳坪山區的比亞迪接連創造紀錄。
首先是2021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超過100萬輛,成為首個跨入新能源汽車“百萬俱樂部”的中國品牌。今年6月,比亞迪總市值一舉突破萬億元,成為首次躋身全球車企市值三甲的中國企業。
爆發的動力從何而來?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一語揭秘:“公司內部有一個特殊的‘技術魚池’。”即使是當前并不具備實用價值的技術,比亞迪也會全力培植,蓄水養魚。待時機成熟,就可能成為帶來巨大變革的“鯊魚”和“鯨魚”。
正是眾多的鯨與鯊,護送著比亞迪今年首次躋身世界500強,并入選2022中國企業500強。
在今年的中國企業500強榜單中,從數量來看,廣東排名全國第二,僅次于北京,有59家企業入圍。其中,深圳占了將近一半,共29家企業入圍。
在廣東前10名中,深圳包攬6位,分別是中國平安、正威國際、華為、騰訊、招商銀行、萬科股份。縱觀榜單,深圳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平臺型企業為主。
此次入選深企還呈現“最吸金也最舍得花錢”的特點。企業凈利潤排行榜前10位中,深圳獨占4席。包括作為平臺經濟代表的騰訊、作為科技龍頭代表的華為,以及作為綜合金融代表的中國平安和銀行代表招商銀行,凈利潤共達5599.07億元。
在研發投入方面,華為以1426.66億元拿下冠軍。中興、大疆也位于前列。
此外,深圳有6家企業新晉入榜,分別是榮耀終端、傳音控股、前海微眾銀行、金地集團、深圳立業和信利康供應鏈,反映出市場正往互聯網與信息技術服務業、先進制造業和金融服務業等傾斜。
值得一提的是,在剛剛公布的2022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深企占據25席。
深圳500強展現大空間
頭雁為引領,強雁為主體,雛雁為基礎。
如果說世界與中國500強榜單是深圳優勢產業的寫照,來自本土的500強企業,則為未來發展打開巨大想象空間。
9月21日,2022深圳企業500強榜單出爐。今年上榜企業規模層級由上年度的4億元增長至超4.5億元;營業收入總體規模達10.16萬億元,同比增長9.15%,較2021深圳500強上榜企業增長6.62%;上榜企業研發投入持續放大、專利總數再創新高。
與2021榜單相比,此次超萬億元營收的企業,仍為中國平安一家;超千億元營收的企業,由15家增加至17家;以上18家營收頭部企業的營收總額為6.25萬億元,占總榜單營收總額10.16萬億元的61.52%。
“一直以來,深圳都在營造更好的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壯大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數字戰略研究所所長曹鐘雄表示。(首席記者 袁斯茹)